丰潇
(广东广州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广东 广州 510000)
“教员,您有时间吗? 我想找您聊一聊。我爷爷去世了,可是现在我回不去,心里有点不舒服。”半个小时之后,这名学员坐到了我的面前。日常的心理工作中,有些时候需要对失去亲人的官兵进行辅导,我们称之为哀伤辅导。
失去亲人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的事情,由于部队的特殊性,在有些情况下,当事官兵没有办法马上回家,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波动,甚至威胁官兵的心理健康。所以,对丧亲官兵的哀伤辅导就变得非常重要,对于维护官兵的心理健康、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那失去亲人的官兵会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呢?
丧亲者主要表现为哀伤反应,有四种表现方式(William Worden),分别是情感、认知、行为、生理四个方面。
情感方面:主要表现在出现悲哀、愤怒、焦虑、孤独、疲惫、无助、震惊、苦苦思念、罪恶与自责或者解脱、轻松、麻木等情绪反应。
认知方面:主要表现在出现否认事实,困惑、沉迷于思念或者感觉死者仍然存在的幻觉等方面。
行为方面:主要表现在过度进食和拒食,恍惚、心不在焉,出现失眠、食欲障碍、社会功能退化,常常叹气、坐立不安、哭泣,出现旧地重游或随身携带遗物、珍藏遗物等情况。
生理方面:主要表现在睡眠失常、胃部空虚、胸部压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无力、缺乏精力、口干等现象。
哀伤是丧失发生后个体必经的过程。因此,哀伤及其过程不是疾病、不是心理出现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逐渐恢复功能的过程。哀伤辅导就是协助丧失者在合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从而增进其重新开始正常生活和正常工作的能力。
那么,要帮助失去亲人的官兵走上恢复之路,哀伤辅导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营造沟通氛围,建立支持性关系。突然失去亲人,带来的心理创伤是突发的、不可预测的,聆听和陪伴对他们来说是最基本的支持。通常情况下,与丧亲官兵的第一次接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哀伤辅导效果。辅导者要冷静观察丧亲官兵当前的精神状态及其所处的现实环境,然后再以非侵入的方式、温暖真诚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接触。如果条件允许,初次接触时可以递上一杯热水,或者一张纸巾。问候时,语言表达标准清晰,“你好!你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同时,要注意表达的声调和语气,尽量少说话、多倾听,通过眼神、表情、点头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丧亲官兵的理解和共情。在接触过程中要遵循保密原则,避免二次创伤及既往创伤的唤起。
其次,引导情绪宣泄,释放心理压力。丧亲官兵在哀伤期间通常会有很强烈的内疚、自责、悔恨、羞愧、孤独等情绪,这些情绪反映着个体对已故亲人的哀伤,渴望与其重新建立联系。所以,在处理哀伤时,帮助丧亲官兵发现、接受和表达悲伤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感十分关键。如果丧亲官兵能清晰具体地表达不同层面的情绪感受,很有可能会顺利度过哀伤期。辅导者要表示理解逝者在丧亲官兵心目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鼓励丧亲官兵停留在感受层面,进行探索与分析。如果丧亲官兵还没有情感层面的适当表达,不要直接上升到理性层面,不要告诉对方“你要坚强”、“我知道你的感受”、“尽管他去世得很突然,但是没有受很多苦,从这点上来说你要想开些”或者“我相信你会坚强地面对这一切”等类似的表达,这样会给对方造成过大的压力,阻碍了丧亲官兵表达感受、表达脆弱,影响了丧亲官兵哀伤情绪的顺利宣泄。
再次,引导接受现实,与逝去者告别。当丧亲官兵在情绪层面有了很好的宣泄与完结,丧亲官兵才具备认识丧亲事实,正面面对和接受现实的心理基础和准备。居丧之初,丧亲官兵往往否认、不接受事实,为了能够让丧亲官兵接受,辅导者在与丧亲官兵谈论导致死者去世的事件时,如果采用开放式的方式谈论,诸如死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离世的、当时具体的情况如何、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理等问题,这些都有助于丧亲官兵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交流时需要注意,避免出现“去了天堂”“远走了”等缺乏现实性的词语,而是直接说出“死亡”“去世”等词汇,这些都有助于增强丧亲官兵的现实感。
当丧亲官兵慢慢接受了失去亲人的事实,辅导者可以鼓励丧亲官兵跟死者做仪式性的告别,比如以写信的方式把内心想对死者说的话都写下来,与丧亲官兵商讨如何处理所写之信,比如烧掉或者丢在河里,或者采用在网上为亲人建立一个网上陵园等纪念方式,寄托对逝者的怀念,并与逝者告别。
最后,提供积极的应对方式,引导恢复正常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丧亲官兵通常会处于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的状态,大多数丧亲官兵会觉得自己无路可走,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
面对丧亲的现实,丧亲官兵很难不痛苦,但却可以带着痛苦去适应丧失,并逐渐投身于新的生活,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而在活动中减轻痛苦。可以直接向丧亲官兵提供多种方法,建立适应性应对行为,如充足的睡眠、营养支持、尽可能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与他人共处、向他人诉说心中的苦闷、与他人沟通联系、计划当下能做的一件事、适量的体育锻炼或运动、自我安慰、听音乐和写日记等。
另外,可以让丧亲官兵学会一种简单的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想象放松、肌肉放松等。呼吸放松简单易学,首先,让丧亲官兵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平静下来,闭上双眼;然后用鼻子慢慢吸气,想象凉凉的气流缓缓充满肺部达到腹部,轻轻地对自己说:“我的身体非常平静。”屏气三秒钟,慢慢地用嘴呼气,想象暖暖的气流从腹部、肺部完全呼出去,轻轻地对自己说:我所有的烦恼、紧张都随着气流呼出去了。”重复练习,直至掌握。
如果发现丧亲官兵存在哀伤情绪的持续时间超过4-6 周、影响到日常社会功能,则需要转介精神医疗专业人员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