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宏
(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白鹤小学,重庆 402562)
根据公式和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和数字之间的特殊关系,简化计算过程,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在本节数学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加减法、交换律、结合律等。所以,老师要特别注意在这段时期的学习,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术的法则,以及一些简单、常用的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练习不同形式的习题,这也是让学生体验在计算实践中数学的含义,作用和必要性,加强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增减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们计算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渗透估算的想法,让他们估计数学规律,测试解决问题的思考与评估,解决问题等,通过教学想法进行估计,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可以加强估算的意识。另外,能让学生们尽力用估计来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动笔是计算的关键,其中有一个学期主要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和简单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特别容易犯错误的,会粗心大意,可以做一个小数点运用练习,用来发现常见的错误。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每隔一天,就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特别的计算比赛,来训练学生的笔算的能力。训练时间一般是半小时。训练任务是完成3个书面计算题和3个简单计算题。学生们都在半小时内完成了测试,如果答对五次就会得到奖励。这样的培训效果也许刚开始没有深刻效果,但经过几次的训练以后,结果显然让师生都觉得学生们的笔算能力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准确性也提升了很多,从每个班的学生大多数都获得了满分,这个神奇的效果,让老师感到异常惊喜。
从口语算术的训练入手,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口语算术的兴趣。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与每个学生的口头算术能力密切相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每天都用三分钟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经常做一些口算的卡片,进行优秀的口算练习本展览等形式的活动。或者一群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做口算接龙,之后,教师看着这群学生回答十个问题的时间要用多少。每周做一次,看看哪组学生答对的最多。并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答出十道题的答案,哪组最快即是本周的口头计算获胜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口算训练就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下去。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口头算术的兴趣也会相当的高。
原因1:许多学生主要受到负迁移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所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知识迁移。如果所学的知识促进了其对知识的掌握,则是正迁移,反之亦然。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干扰,影响他们计算的准确性。例如:在计算乘法时,许多孩子经常出现延用加法运算的情况。
原因二: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很粗心。不看问题就做数学题。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官上的、孤立的现象,不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因此,在抄写数字和符号时,不会看得很清楚,抄写的数字也不管了。例如,把“3”写成“8”,把“26”写成“62”。把“+”写成“×”,等等。在许多情况下,在不符合形式的计算中,第一行的数字在下一行写得不正确,或者不同的数字被写成了相同的数字。
原因3:许多孩子很容易被问题中的假设所迷惑。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很容易被简单计算和操作顺序错误的假设所迷惑。例如,在小数化简的过程中,32.78-(8.9+2.78)可以成为单独减去的最后两个数,而相似的32.78-(8.9-2.78)不能化简,去掉括号后,就会变成32.78-8.9+2.78。
方法一: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板书,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工整,以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本书中要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字在题目中,小数、运算符号必须按照说明书写,清楚。数字之间的间距应适当,垂直并且清楚,数字应对齐。
方法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做草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老师布置的计算题,有的学生直接用口算,有的在书本、课桌或其他地方,写一、二行,作为草稿,这些都是不好的计算习惯。大多数的数学问题,除了少数学生可以用笔算,大多数学生可能不会这样做。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们准备一个特殊的草纸本,认真做草算,慢慢地,学生将逐渐养成这个好习惯;(2)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让他们先看一下整个算式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然后考虑如何按照一般的方法去计算;再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条件,能不能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去做。不要盲目地这样做,避免将15+5(1-0.5)当成20(1-0.5)来计算。
总之,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减少学生计算的误差,提高其计算的准确性。他们的计算能力在初步形成后,还需要在未来的应用中进行巩固、发展和深化。只有当学生提高了计算的能力,他们才会对数学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