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

2020-12-07 13:22:30袁文秀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袁文秀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唐林镇朴庄小学,河北 衡水 053100)

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控制能力比较差,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去进行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的主要阶段,他们开始进行自我思维的完善,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和思想,所以这个时期的数学教育课程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转折空间。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

一、克服学习困难。培养学生注意力

(一)兴趣引发学习态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学生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结合现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研究学生心里的学者认为,在学生不了解或是太过了解的范围里,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新学的知识和已经教授过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去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例如,在教授两位数或两位数以上的乘法算术时,就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位数乘法是怎么计算的,二位数乘法和一位数乘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而言,一位数乘法不属于新知识,教师应用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致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更加深刻。除此之外,还有的知识点也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只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效的运用创意法教育,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安排教学课堂

根据现阶段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课堂集中度持续的比较差的特点,教师在实施创意法教育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教学课堂,也就是课堂教学组织要合理。尤其是在引用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抓住课堂的中心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整个课堂的核心就在于授课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课堂集中度较高的时候,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同学生一起分析与理解知识点的疑点、难点和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知识点的掌握环节,需要教师运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就达到了教师对课堂效率的要求。

二、直观教学,从具体思维扩展到抽象思维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直观教学获取知识,并且自身要反复地去进行练习和记忆。现阶段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具体的思维扩展到抽象思维。这种学习的特点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要求的太过严苛,教学方案就需要教师采取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思维扩展到抽象思维。相对于那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来说,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知识点,并通过一定的基础知识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此来解决问题的疑难点。这种方式的应用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充足的知识背景,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将抽象化的知识和具体的问题分析教授给学生,这样虚实结合的运用可以达到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并逐渐建立自己的思考方式。

三、突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转折点,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与关于计算的,能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更为今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改革成为学生发展的必然通道。但在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中也有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像多位数计算,很多学生都依赖于旧知识的运算过程,就会造成计算结果出现问题,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可以借鉴旧知识的计算方法,但不能完全应用。因此,在现如今不断发展改变的社会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创意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通道,需要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发展与实际接轨的教育方法,以此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扩展他们的思维方式。

结束语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表明了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为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地教学方案,更为小学生创建了一个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创意法教育的运用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更是促使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运用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慢慢地引导教学,帮助学生解决了很多问题。由此可见,国家必须积极推广创意法教育,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