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12-07 13:22:30徐敏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徐敏

(江西省上饶中学,江西 上饶 334600)

化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科学的学科,以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为主,同时化学在现代社会中所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不论是工农业、日常生活还是医学科研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在我国现代教学当中,对于学生高中时期的化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让学生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事物的认知进行不断的分析更新,同时通过化学的丰富性与多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创新精神。因此本文就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虽然高中时期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与改善实际生活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作为化学知识的筑基阶段,必须提前培养学生化学思维意识,让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化学知识,不但能够尝试着用化学思维来解答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更可以在生活中发掘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就需要教师将化学知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实现生活化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场景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以及有效性[1]。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这节课程当中,学生对于乙醇和乙酸可能还不太了解,但是说到酒和醋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因此教师首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乙醇和乙酸的基本化学式以及特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物质都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如:现在疫情期间不同程度的乙醇可以用来消毒,乙酸的酸性物质可以有效地清除水垢等等)同时配以相对的化学小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与二者之间的相互反应,并提问学生为什么在生活中做鱼要加点醋和酒?通过什么原理让鱼变得无腥香醇?葡萄酒为什么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让学生在课堂中对日常的生活场景展开联想,当学生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产生下意识思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化学思维的习惯。

二、运用多媒体增加化学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认知

化学具备十分重要的实用性,但是在高中化学学习当中,受教学环境和实验器材的影响,很多化学知识我们无法清晰明确地进行传达,那么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将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化学的实际教学意义。

例如在学习《人类的基础能源—糖类》这一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糖类的分子式以及基础知识内容之后,运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糖类对于人类的重要反应,以及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为丰富的淀粉?为什么淀粉本身没有甜味,但是咀嚼后有甜味?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再用多媒体动画来演示,培养学生阶梯式的思考方式,同时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化学知识学习都可以有效的应用,学会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体会化学乐趣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成为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入的学习状态之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多种综合思维能力。化学作为一门极为复杂多变的学科,虽然每个化学分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当它们相互结合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那么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化学科目这一特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实践研究,体会化学的乐趣,让学生对化学学习时刻保持新鲜感和探究欲望[2]。

例如我们在教学《垃圾资源化》这一课程当中,垃圾分类是我们目前正在火热执行的社会活动,那么教师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首先带领学生学习垃圾的分类然后过渡到可回收垃圾资源化,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常用方法以及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家中的垃圾来进行分类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思考垃圾处理的方法以及运用了哪些化学原理?这些化学原理还能运用与哪些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的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体会化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结束语

在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对于化学的认识仅限于是需要考试的学习科目以及简单的科学研究,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与自身运用相距甚远,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因此现在现代化学教学当中,不但需要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更要在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就需要教师将化学知识更加丰富而充分地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同时让化学科目变得更加具有实际教学意义,为实现我国立德树人中核心培养的培养提供有力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