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留芳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一代代人的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百年历史交汇期,世界各国的发展也正在经历大变革、大调整,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最好的时代。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步入人生的新阶段,大学生需确定新目标,开启新征程,需要对新时代有深入的了解和真切的感悟[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大学生党员作为广大团学青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本人及大学生群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对其进行培养教育,才能使其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筑牢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率先做好示范引领工作。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党员发展工作要抓细抓实抓好,就要探索新时代党员发展工作的创新举措,完善发展党员工作流程,为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共产党员,及时为党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党员发展工作,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确保党员队伍活力、永葆党的生命力及战斗力的内在需求,处在历史交汇点的新时代青年学生,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共同理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力书写个人的青春梦想。
新时代涌现出了一批批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为中国腾飞贡献中国智慧的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是党组织吸收新党员的不竭源泉。大学生党员作为党组织的一支重要组成力量,学成将投入到伟大的建设事业中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当大学生提出入党要求时,党组织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不断吸收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进行培养,在他们具备党员条件时,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才能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新青年的新的历史使命。
完善党员发展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根据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自身成长的需求,构建入党“三级”培训体系、四阶段教育路径:即初级党校培训(针对入党申请人的培训)——中级党校培训(分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发展对象培训两个阶段)——高级党校培训(针对预备党员和中共党员的培训)。在与学生访谈过程中发现群众、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中共预备党员、中共党员在思想认识、工作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方面表现迥异,可塑性很强。为此,在共青团员发展为党员的过程中急需加强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具体采用三级四阶段教育培训体系。
新生入学前后可分别借助“告新生的一封信”、新生入学前教育导航、军训、国防教育、两课等培养教育平台,面向全体大学新生,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入党启蒙教育。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做到尽早启发,加强思想引领,帮助他们在身边党组织的关心关怀下快乐成长、快速成长,做到早启发、早教育、早培养、早服务、早使用。
在入学初,可借助新生档案、入学报到表现、军训期间表现、党支部一对一谈话、团建辅导员结对帮扶等途径了解新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学习上及生活上的各方面表现,及时将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团员青年输送到党组织队伍中去。
对于入党申请人的启蒙教育还可以依托班级团支部、学院团总支、学生党支部、学院党总支等基层组织开设的党团课、党团日主题教育活动等载体,培养其共产主义情感,在活动中考察入党申请人在集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有利于给党组织尽早筛选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吸收其参加由学院党总支组织的初级党校培训班的学习,在初级党校培训班学习过程中,年满十八周岁的入党申请人系统学习《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党的光辉历程和历史使命,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内容,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读原著)、观看影像资料、主题讨论、撰写学习体会、读书笔记、演讲、知识竞赛和参观考察、专题访谈、社区服务、支部共建等多种形式,创新教育培训内容,丰富教育培训载体,增强培训效果。
经过入党申请阶段的启蒙教育,在主题党团课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就学生党员发展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入党程序等进行讲解,对于帮助入党申请人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党员推荐、团组织推优、党支部审议的程序,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确定一批入党积极分子。
对于确定为积入党极分子的学生,通过学校中级党校、学院党总支组织的初级党校、学生党支部的专题学习活动等,对其进行党史、党情、党纪教育,进一步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育活动,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注重党校在教育管理中的政治地位,充分发挥党校在理论学习、政治学习方面的优势,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分类指导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进一步増强党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确保党校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党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计划,以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形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首先,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课程设置系统全面,促使学员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基本内容,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线,党员的条件,党的组织、纪律和作风,新时期党内的重要法规,发展党员的原则、方针和程序,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内容[3],同时又针对新时代的新青年这一特殊的群体,及时更新党校培训的实践教学环节,确保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在入党积极分子这一群体中强化学习的重要性,并以此来端正其入党动机。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发挥,结合开学季、毕业季、传统节假日等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员进行“六走”(即走出宿舍,走出班级,走出学校,走下网络,走进群众,走进社会)活动,增强实践育人的功效。
其次,党校培训可采用翻转课堂,根据专业或年级细分学习小组,在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团建辅导员(学生党员兼任)的指导下围绕学习主题开展无领导小组讨论,巧用身边的先进党员的事迹材料,引入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等,以寻访身边的优秀青年、青春故事报告会、“江苏好青年”巡回演讲报告会等为活动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周边的典型案例,走访先进人物、挖掘先进事迹,将身边人的先进案例作为"教材"去深入学习[4],发挥朋辈学习、朋辈互助的功能,用实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达到润物无声的至高境界。
再次,应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自媒体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代言”[5]、“与时代共成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共话祖国好、奋进新时代”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相机、手机等多媒体设备,鼓励学生进行主题创作,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又不乏教育意义的新媒体作品,增强教育工作的引领实效。
党组织要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作为列席代表参加党员主题教育活动、聆听党课、观摩党员组织生活等,多渠道分层次对其进行多方位的全面的教育培养。
从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后,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团内推优及入党介绍人综合培养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阶段个人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阐述,多视角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表现,将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在发展对象阶段,依托全国大学生入党在线培训平台,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其中含理论学习(24学时)、课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理论测试、结业考试等六大模块,在六个模块的系统学习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巩固学习效果,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全面培养。在发展对象的培养阶段,党组织要充分听取党组织、团组织、群众、任课教师、团员青年、辅导员、班主任的综合评价,规范审查程序和流程,确保发展对象的质量。
确定为发展对象并经过短期集中培训后,经过学院党委预审后对发展对象名单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在召开吸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时,采用答辩制度,由发展对象围绕入党动机、党史、党性知识等进行自我陈述,然后由党支部结合学生答辩情况进行提问,发展对象回答答辩组提出的问题。答辩后党支部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宣读表决决议后接收为预备党员。随后,预备党员进行表态:对党支部大会上入党介绍人提出的优点继续保持并发扬,存在的不足应通过努力加强学习来予以弥补。
各学生党支部要加强对入党介绍人的教育,入党介绍人要经常性地与预备党员谈心谈话,指导其开展工作,同时监督其改进不足,完善自我。同时,学生党支部要及时分配适量工作给预备党员,通过投身实践,进一步加强党性认识,提高政治觉悟。
党校的“三级培训体系”遵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教育体系。通过对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过程、培训考核的全面优化,大大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质量。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载体、工作内容、工作方式进行的有效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