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达

2020-12-07 20:02王颖广东省珠海市文化馆
黄河之声 2020年5期
关键词:吐字演唱者歌唱

◎ 王颖 (广东省珠海市文化馆)

声乐艺术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舞台表演艺术的结合是演绎好作品的必然要求,声乐表演中要做到声情融合、情形结合,以高超的声乐修养、形神兼备的表演完美演绎声乐作品。

一、情感的表达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作品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如果没有情感,不能说是作品创作的不合格,而是表演者没有理解到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情感。要想在演唱过程中完美地传递作品的情感演唱者首先要有情感,具体如下。

(一)必须要有感情

情感是通过演唱者的歌声传递的,首先要求演唱者本身要有传递情感的能力,其次是要有情感,如果表演者没有这种能力,就算是具备丰富的情感,也不可能将其传递出去。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要求演唱者所传达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因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让听者感动。如《伏尔加船夫曲》开头的“嘿呦,嘿嗬”,就是作者在创作时体验生活,只有拥有创作的源泉,再经过艺术的加工,才能唱出《伏尔加船夫曲》那种沉重的压迫感,体现出“艺术的真实美”。

(二)“典型性”的表达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其个性特征,这也是我们区分各种声音的重要标志,在声乐作品中同样存在这样个性声音的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性”,这是一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声音,是指歌唱者塑造的艺术情感具有个别性和概括性相统一的特点,它能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某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说,二者结合得越完美,典型性越高。

(三)情感表达多样性

不同的声乐作品表现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当然这要取决于声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但是从情感表达上来说,声乐作品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具有多样性,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借助熟透的葡萄来抒发心中的思念及纯洁的爱情;再如作品《我爱你,中国》则不像前面的作品借助物来传情,而是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浓烈的感情。

二、情感的控制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作为演唱者要对情感的表达加以控制,不能随心所欲,情感的表现不只是通过演唱者的形体动作表现,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以及演唱者本身的感情来表现。这些情感表现的途径都必须要通过演唱者自身的控制来表现,不可在演唱过程中太过夸张,影响整首作品的演唱效果。

声情并茂是声乐表演艺术的理想境界。好的歌唱,优美悦耳、真挚动人,只有在演唱中做到声情并茂,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除了上述我们所说之外,在声乐表演中,更重要的是演唱者理智地控制情感,是所有表演艺术都必须研究的问题。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声乐艺术表演过程中,仅仅依靠理智和冷静的表演是无法完成,声乐表演者要想做到准确、恰当地投入感情,应该正确领会与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与内涵,细致体会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与色彩变化,从而揭示和再现音乐情感的内涵。

从情感控制方面来说,在实际声乐演唱中要求演唱者要善于感受情感、领悟内涵,在演唱实践时,一定要有情感准备,对词义要深入挖掘。还要处理好情感投入与理智控制这两者的关系,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好情感投入的度。

之所以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情感投入的程度,主要是因为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情感投入的多少对作品本身有一定影响,实际演唱中演唱者对作品的投入有多少台下的观众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如果演唱者能够充分调动台下观众的情绪,将观众带入到演唱者所设定的特定歌曲故事描绘发生的情境中,就能够做到打动观众,这样的演唱效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由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其时代、文化、民族习惯、地理位置、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会产生不同风格的歌曲,这些不同风格的歌曲,在对字处理上的不同,直接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针对这一较为特殊的现象,在实际声乐演唱中就要求演唱者在处理我国众多民族歌曲的咬字、吐字时,既不能完全按照民间流传的方法演唱,又不能离开民间独有的咬字、吐字规律来单独进行处理。

我们首先要明确,情感的表达要先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果连作品讲的是什么演唱者自身都没搞清楚,那么更不可能清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可能作品是通过借助某种特定的事物传达思念的情感,而演唱者由于没有仔细分析,可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普通的风景作品,那与原作品的情感就相差的太多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只有充分理解作品,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我国的民族众多,加上汉族在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其在咬字、吐字上有其特殊性,个别的民族可能在发音位置和声音着力点上还有一些差异,有的可能相对比较靠前一些,演唱者在实际演唱中会随着阅历的增加、演唱能力的提高接触到更多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一定要善于进行总结,对一些相通的作品、相差较大的作品之间都要有一个对比,这同时也是对演唱者一种能力的考验。

通过上述我们所说的这些可以发现,在实际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运用歌唱语言表达不同的情感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声乐作品中除了旋律就是歌词,而旋律是为歌词服务的,它的目的就是为歌词中所叙述的内容设定一个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气氛,所以,对于歌唱语言的表现重担全部都落在了歌词内容的身上。

三、语言的音乐表达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什么是语言的音乐性,实际上这里我们所说的声乐演唱中的语言性,大多情况下是以作品的情感为核心来发展并延伸的,而情感的寄托主要体现在声乐作品的内容上,也就是声乐作品的歌词,通过字与声巧妙、丰富的变化使感情作用于听众的心灵。

声乐演唱中所使用的语言实际上就是歌曲创作中词作家所谱写的文字内容,不管是在字音的押韵方面还是整篇歌词的结构上都非常有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歌曲具有音乐性。而演唱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驾驭作品,在实际声乐演唱中想要掌握这种能力是不容易的,以下三点基本要求可供读者参考。

(一)寻找念字的感觉

所谓“寻找念字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寻找在共鸣位置念字的感觉,在演唱的过程中有共鸣状态下“说”的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贴着咽壁吸着唱。这样不仅能使母音的音量逐级扩大,还能在增加音量的同时,强化泛音音色。

(二)改变说话的方向

我们首先要清楚两件事情,第一是说话时的吐字方向,第二就是歌唱时的吐字方向,其实,严格来说,在这个地方用“吐字的方向”有一点不太适合。生活中的说话是向前说、向外说,声音比较浅、比较白,歌唱中的“说话”要从唇、齿到咽腔,再到胸口。因此,在歌唱中要改变“说话”的方向,才能获得好听的共鸣音色,增加语音的共鸣效果。

(三)掌握“上挂”“下落”的技巧

这里我们所说的“上挂”是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声音“挂”在高位置上往前面、往后兜着“说”、兜着“唱”,在实际声乐演唱中采用"上挂"的技巧能够促使演唱者轻松地把字的母音唱进头腔,为高音区演唱创造便利条件,从而产生唱高音时的兴奋感和积极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这是一种心理发声的感觉,需要演唱者多在实践中揣摩。

结 语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是人类用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法。歌唱者只有在了解与掌握歌曲的音乐风格,深刻挖掘歌词含意、准确把握基本情感及细腻表现情感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猜你喜欢
吐字演唱者歌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绕口令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