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反宗教渗透安全建设工作研究

2020-12-07 20:04:40梁伟标
时代人物 2020年36期
关键词:宗教观管理制度大学生

梁伟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 528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时代发展,中国逐渐崛起且成为全球最大又最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觉到了“压力”,从而将矛头转向中国,打着“平等、自由、人权、民主”的旗号,瞄准了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等媒介向他们进行宗教渗透,从而达到见不得人的目的,所以注重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及反宗教渗透安全势在必得。

高校中宗教渗透的特点

多样性。因为我国通过法律途径对传教活动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在大学中直接进行传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更为常见的方式多为读书分享会、慈善捐助会、各类学术活动、帮助咨询出国手续等,同时他们也会借用宗教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通过举办聚会的方式吸引大学生参加借机向他们传教,这些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宗教势力所控制。

科技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网络发展,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宗教渗透不再局限于通过书籍、光盘、传单、信件等方式,他们逐渐开始利用网络新媒介如QQ群聊、微信群聊、微信公众号、微博、各大直播平台等方式向当代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因为这些网络新媒介具有快捷性、广泛性和隐蔽性,所以在追踪、监控和防范宗教渗透时具有很大的阻碍。

隐蔽性。一般来说宗教渗透人员都会隐蔽自己的身份,通过“合法”的身份与当代大学生进行交流,从而直接向他们灌输宗教思想,同时,他们会隐藏自己的政治目的,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达到目的。同时,他们宗教渗透的内容和过程也极为隐蔽,他们一般通过交流文化和交朋友的方式,利用当代大学生好奇心重、追求个性化的特点,将宗教渗透进行包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大学生灌输所谓的“历史文化”“风俗礼仪”等,从而达到宗教渗透的目的。

新时代高校反宗教渗透安全建设工作的缺点

管理制度有缺陷。高校反宗教渗透安全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托,然而大部分高校却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执行,没有建立宗教相关的管理机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监管系统不够完善,排查工作也不够深入,从而导致宗教渗透现象突然发生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进行处理,管理制度的缺陷可能使高校宗教渗透钻了空子。

大学生思想建设亟需加强。当代大学生初入大学思想比较单纯,经验极为不足,他们不能够及时发现宗教渗透活动,也缺乏警惕性,甚至很多大学生对于宗教问题存在错误认识。同时,部分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宗教教育方面缺乏相关经验,有些学校并没有开设与宗教教育相关的通识课程,甚至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回避与宗教有关的内容,没有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教育缺失更容易使大学生觉得宗教很神秘,他们对于宗教活动更加好奇,从而导致他们可能误入歧途,这也成为宗教渗透者有了可乘之机。

建设宗教渗透的联动防范机制。宗教渗透的防范不应该是单独的工作,而是应该从上而下、多方合作、综合防范的复杂工作,需要高校当中各个层级、各个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联动而密切合作,同时也要配合高校的上级管理机关,如教育厅、宗教管理部门等建立起联动防范机制。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对于宗教渗透的防范工作重视不足,部门之间分工合作不合理,从而导致管理脱节等现象发生。

新时代高校反宗教渗透安全建设工作的主要途径

构建反宗教渗透教育体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理论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和宗教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客观规律并分析了宗教的社会作用,论述了宗教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所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为媒介,向广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利用系统的社会主义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开设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相关的通识课程,引领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宗教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使大学生理性地对待宗教问题,提高他们甄别宗教渗透的意识,加强防范。

完善反宗教渗透管理制度。高校应严格遵守落实反宗教渗透的相关法律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起完善的反宗教渗透管理制度,建立起预警机制,将反宗教渗透管理制度纳入到学校总的工作体系当中去,明确责任权衡,将宗教渗透消灭在萌芽中。

严格管理校园宗教活动。高校在对待宗教问题时必须坚持严禁在高校中传教,严禁在高校中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和组织宗教活动以及严禁在高校设立宗教性质的组织或团体。高校应当严格管理高校中的宗教活动,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应基于严厉查处。同时,因为宗教问题敏感又特殊,所以在处理宗教渗透问题时应当合理、合法处理。

总的来说,宗教渗透活动会存在并会长期存在,国外敌对势力势必会继续利用这种方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以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所以高校反宗教渗透的安全工作仍然是一项长期、复杂又艰难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充分认识到宗教渗透的相关知识,做好充足准备,坚持党的思想引领,从而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维护高校发展和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宗教观管理制度大学生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丝路艺术(2018年6期)2018-04-01 19:34:34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10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