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2020-12-07 19:43:39亭湖新区实验小学
艺术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画风升华艺术创作

□赵 红 亭湖新区实验小学

一、欲望的表现

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凡·高充满鲜明而又强烈的画风是无意识本能欲望的体现。当精神病发作时,这种意识错乱本能有助于提高艺术家的表现力。1885年,33岁的凡·高初露精神失常症状;3年后,病情加重;5年后自杀。在最后两年,他深受幻觉和幻想的痛苦折磨。通过对凡·高特殊的精神病史研究,相关工作者认为精神病对其绘画创作及后期的画风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1889年,在住进圣雷米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期间,凡·高不仅没有停止创作,而且进入了更加疯狂的创作状态,达到了更加超脱的艺术境界。《星月夜》《鹜尾花》《包扎着绷带的自画像》《落日时分阴云密布的天空》《葡萄园和房舍》等作品均创作于这段时间。他曾写道:“我越是神智分裂,越是虚弱,越能进入一种艺术境界。”凡·高的病确实影响了他的创作情感强度和速度。统计表明,1884年到1886年, 凡·高平均每年创作4幅;1887年创作12幅;1888年首次即兴创作46幅;1889年创作30幅。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1890年2~5月,他一共完成了80余幅画,其中包括《教堂》《雷雨前的麦地》《加歇医生像》等名画。凡·高很清楚地意识到创作的新速度,并视为一种资本:“这是我的力量所在。”他注意到自己画风中新的表现力:“一反如实的复制。我大胆地使用色彩,以便更有力地表现自己”。凡·高病后,绘画风格更加非现实性。由此看来,欲望的表现决定了凡·高的绘画艺术。

二、性压抑的转移

性压抑的升华是凡·高艺术创作的动力源泉。如果一个人的欲望,特别是性欲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或性取向偏离,就可能通过其他方式、途径发泄或表达出来,其中升华是最常见的一种。升华指通过写作、绘画等艺术创作手段把压抑的欲望用作品表达出来。凡·高通过创作,让病痛和心理压抑得到缓解与发泄。事实上,生理病痛会不自觉地影响心理走向。这些心理变化在凡·高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凡·高的《向日葵》无人不知。凡·高非常喜欢向日葵,它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是凡·高的崇拜物。流芳百世的《向日葵》曾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震惊世人。在创作过程中,凡·高说:“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凡·高的愿望和信念。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位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上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吞食颜料,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对凡·高而言,向日葵是表现其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不长,如向日葵般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称凡·高为向日葵画家恰如其分。

在欧洲的传统文化中,黄色是教堂的一种装饰性色彩,它代表着一种痛苦和压抑。在艺术创作中,凡·高大量使用黄色,如稻田、麦子地、道路,还有石垒的房间都是黄色。有时实物并没有那么黄,但他将其赋予了黄色。凡·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和希望,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画中的向日葵。凡·高用艺术传达对生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个人情感,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虽事与愿违,经历坎坷,仍坚持艺术创作。凡·高运用饱含悲怆、深刻透彻的画风,充分地表现其个人内心世界。

三、情感的宣泄

在艺术创作中,凡·高把情感放置于重要的位置,认为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整个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充满浓厚的感情因素。好的绘画作品应是画家心智情感激荡时的真情流露,只有充满真情的绘画创作才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画家在情感的支配下往往能迸发出巨大的创作能量。《星月夜》就是在激情的驱动下创作出来的。凡·高曾说:“我借助人物或风景表达的不是伤感,而是庄严的悲哀,我要做到的是使人看了我的作品后说他是深深感受到的、他是切身感受到的——尽管它粗糙,或许正是这一点,才表现了真切的感觉。”在《星月夜》里,凡·高展示了他想表达的内容。他所看见的夜空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彗星的幻想景象。它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天空旋涡中,顿时生起一股绝望。此时,凡·高的心情沮丧,事业上他与高更南方画室梦想破灭;身体上承受着梅毒病的困扰、精神上的崩溃。凡·高不是希望人们看到此画感到恐怖,而是想让人们体会到自己内心的痛楚。

总之,艺术家非理性方面的特点往往是其经验和潜意识的体现,是理性认识再次升华的潜在力量。艺术家应注意捕捉在艺术创作中无意间流露出的经验外的元素,其中时常蕴藏着巨大的思维潜力,只有这样艺术家才不是无休止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不断地超越自己。

猜你喜欢
画风升华艺术创作
贪吃蛇升华记
哈哈画报(2022年5期)2022-07-11 05:57:54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中国藏学(2022年1期)2022-06-10 05:56:34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你没见过的“极简”画风
家庭百事通(2018年6期)2018-07-06 02:05:08
胡娟:奉献也是自我升华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09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6
丰富艺术创作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4
画风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不走寻常路 拥有独特画风的VR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