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正国
(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机场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对所有影响机场安全运行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化管理,通过制定与之相关的决策机制、管理体制来降低机场安全风险的管理流程,从而进一步实现提升机场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
影响民航安全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因素来看,恶劣的天气环境等等都能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从内部因素来看,民航公司自身的决策机制、管理体制、航空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同样也能对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从民航业安全风险管理体制出发,如何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以保障机场安全水平,是本文面临并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随之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以其高效、快速、大大降低时间成本等不可替代性优势成为了现代人出行选择的一种交通方式,近几年的机场客运量也日益增长。但尽管如此,近年来机场客运量的暴增,候机楼、跑道面积的逐渐饱和,都给机场安全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机场建设的过程中,民航领域也曾成就过一批技术水平高、本领过硬的建设团队,他们在机场安全规划建设上也充分发挥了领头羊作用。但是机场安全规划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早些年修建的机场在当时是能够满足当前客流发展需求的,现如今接近饱和状态的机场设施已经难以负担起巨大的客流量的增长需求。甚至,一些陈旧的机场不仅设施落后,还远远未能达到机场安全运行标准。
硬件的完善也一定离不开软件的配套设施,当前不仅仅是机场设施建设自身原因,机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也是其中一个很客观的现实原因。在旅客不了解有关机场安全知识的情况下,机场工作人员更应努力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加强机场安全知识的专业性学习,这将有利于机场人员对顾客形成一个良好的监督氛围,进一步降低机场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
当出现机场安全事故时,有关航空企业未能做好及时的监督,以及做好一系列后续处理工作也是安全风险的一大漏洞之一。航空企业应该定期做好员工的培训、考核、监督工作,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使人、机、环境都处于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中。
在保障机场安全运行上,不仅仅是需要在机场设施上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快机场安全管理技术、设备的研发,以此来提升机场整体硬件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机场安全管理岗前培训、定期培训,做好员工的考核、监督工作,充分调动机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根据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依据现实情况提供降低类似安全故事发生可能性的思路、对策,尤其是要针对在当前安全管理体制下出现的几场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分析,进一步积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
安全管理是保证民航机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做好机场安全管理时要突出管理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与国外航空公司相比较,当前我国在机场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前期对航空安全有关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同时在机场安全管理的操作上也较缺乏实践性。
在实现系统安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要尽快找出安全生产系统的短木板。积极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密切联系系统信息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保障机场安全水平,尽可能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
结合机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短木板、薄弱环节,不仅仅是提高机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也要进行合理的安全弱点、安全风险分析,并引入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机场整体安全运行水平。从内到外,依次层层落实,转变动态思维,寻求适应新的网络需求的新思路,建立一个积极有效、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机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在改善机场安全管理、降低机场安全风险上,要从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入手,多角度、多层次探讨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依据现实情况提供降低类似安全故事发生可能性的思路、对策,引入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建立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保障机场安全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