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英
(吉林省敦化市第六小学校,吉林 敦化 133700)
“核心素养”,是教育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词,对于每一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言语技能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当下语文阅读教学采用了一系列新策略,更加倡导张扬学生个性,完善人格,提高学生阅读的综合素养。
(一)合理设计,优化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从教学主体的观照到教学目标的确立、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把控,从教学内容的解读到教学取向的抉择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不断修正。
在语文课程新理念的要求下,教学主体强调对学生的观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给予其充分的时间解读文本,培养其问题意识;教学目标的设立应符合学情,既体现三维目标,同时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保证工具性学习材料掌握的基础之上,“言”“意”共生;教学方式要避免传统的僵化模式,针对不同文本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字词句教学与文化素养提升的有机融合;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话”教学,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走近文本;教学内容上,整体把握,明晰教学主线,通过“主问题”的设置、“板块式”阅读教学等方式,体现内容学习、文本解读的层次性;教学取向的抉择上,培养学生“多元解读”能力,透过语言文字解析,把握文本深刻的人文内涵,不断完善人格。
(二)用心倾听,勤于反思。
教师除了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引领者之外,更多的是作为倾听者。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文本解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教师应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紧抓生成性教学,实现有效对话教学。此外,教师应创制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分类”与“分层”评价并重,从阅读基本形式与具体文本角度出发横向评价,从不同学段角度出发纵向评价,实现综合性评价;另一方面,从自主发展与解读参与度进行评价,关注文本解读、信息获取、问题解决、能力运用等多要素的达成水平。通过用心倾听与综合评价,处理预设与生成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反思,优化教学,实现阅读教学高效化。
(三)满怀热忱,积累运用。
核心素养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品格的塑造,教师应做思想的“高人”,用人格魅力与智慧魅力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不由自主地走入文学世界,亲近文本,感受优秀传統文化与人类进步文化的魅力,培养个性化、内涵化的语文素养。另外,教师应注重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倡导读写结合的当下,教师应明确写作训练的要求,结合文本写作方法或主题展开,注重积累,逐步提升写作能力,真正做到以读促写,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注重情感,培养兴趣。在课堂上,以教材为基本载体,传授相关的语文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是只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根本目的,会导致教学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对教学过程麻木,缺乏兴趣。语文这门学科,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门语言学科。当我们刻意地去学习语文时,会觉得十分枯燥。所以,教师必然要从兴趣的角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让学生愿意去融入语文,潜移默化地养成语文素养。
(二)把握维度,培养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重点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学习。对于阅读来说,同样是需要方式、方法的。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实现对文字的透彻分析。例如一篇文章,很多人第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主旨,通读一遍,就可以体会其中的情感,再仔细深入,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传统的语文阅读课是以教师的“精训”为主的。从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到重点段的剖析等,教师会非常细致地一一讲解。这种方法把一篇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淡化了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但是,如果结合良好的主题教育,就会将课程变得更加有内涵和深度。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让学生去寻找中心思想,对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加以理解和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会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三)开发情意,解读人生智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其汲取生活智慧;另一方面开发其情意,引导其解读人生智慧,开启智慧化人生。核心素养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人文底蕴的积蓄,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情感精华,提高审美情趣,从字句篇章中体悟人文情怀,形成人文积淀,更好地指导后期文本阅读的解读鉴赏。
(四)大胆放手,鼓励个性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升华为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的机会,搭设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比如,可以组织“我爱读书”的专题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给图书分类,做个书目;读书笔记展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
总的来说,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是无止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其中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素质,丰富教学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