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文字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12-07 18:25:43何小金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何小金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复原中小学,江西 九江 332435)

长期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被当作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与数学学科教学之间无关联,这种教学思想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实际上,阅读理解能力与数学学科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具体表现为各种数学问题的解决基础都需要深入解读问题的文本信息,抓住其中的解题关键点,这些都依赖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利用情景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这需要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实践后找到对学生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无论何种方法,前提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阅读训练产生兴趣的前提就是对数学文本感兴趣,只有对文本产生兴趣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目的,才能够有效应用一切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相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来说,小学数学阅读更为严谨,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更为枯燥,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含义,无法有效进行阅读理解,以至于出现似懂非懂、囫囵吞枣的情况。所以能够使小学生掌握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情感教学是提升趣味性最好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应当以课堂为主,教师在课堂中创建教学知识,能够很好的把学生带入情景模式之中,并能够更好的使学生产生兴趣,沉浸在情感教学之中,此类方法对于阅读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教师在讲“鸡鸭同笼”这一节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情景教学,以动物交流大会为当时背景,其他小动物在一起讨论鸡与鸭当时的数量,但是就是没有最终结论,此时教师就可以委任学生们为动物管理员,对鸡与鸭的数量进行分析与判断,利用这个情景使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让学生们成为数学题的其中一员,作为动物管理员更是需要承担起管理员责任,激发起学生本身就具备的求知欲,在这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模式,详细阅读数学文本,致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从而得到阅读锻炼。

二、以读理解,深化理解文本含义

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的阅读文本内容都非常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其中有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在学生经过阅读分析之后即可快速抓住解题的关键点并快速求解问题,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如果学生无法快速抓住其中关键的解题信息,那么自然无法准确、快速求解问题。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细读”的习惯,让他们可以通过有效地阅读活动来抓住阅读文本中的关键解题信息。只有使学生多读,才能够培养他们对关键信息的敏感性,有助于更好地抓住关键解题信息,这对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指导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期间,针对“爸爸在超市购买了几袋白糖,给了收银员18 元,找零3 元,试问爸爸可能购买了几袋白糖?”这一问题,由于每袋白糖的价格没有确定下来,所以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确定的价格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会使得他们出现争论不休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能够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几袋”上面,而应该抓住其中“可能”这一关键词语。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相应的问题求解也就迎刃而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正确阅读题干信息的重要性,对提升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以读释疑,培养阅读理解意识

在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期间,如果数学教师直接采取机械化的读题和审题训练,那么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辨别阅读能力等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讲,阅读过程本身是一个深入思考并可以快速求解问题的过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期间,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会在分析这些问题的时候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这些学生不懂得学习疑惑不会凭空消失,但是通过开展深入而有效地阅读,则可以使他们快速找到解决自己疑惑中的一些有效策略,从而可以借助阅读来解决学生的疑惑,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意识形成。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分数部分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何种类型的分数才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等。在这些数学问题的设定下,小学生会积极进行思考,并在思考之后快速地得出相应的问题答案。然后教师可以继续增加这些数学问题的难度,额外增设一些限定条件,如针对这个分数可以将其限定为最简分数,同时要将其和前面的问题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能会使那些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心生疑惑,他们搞不清分数和最简分数之间有何种区别,并开始针对这个疑惑开展深入思考,这样会促使他们继续阅读相关的阅读文本知识。在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通过阅读了解和解决自己学习的疑惑之后就可以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意识的形成,从而可以夯实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即是小学生,作为小学生的特点首先是年纪小,其次看待事情具有一定片面性,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多的是完全凭借自身感受来表达。而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学科,生活中许多具体问题解决时需要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文字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