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陕西省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陕西 汉中 723200)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堂教学的绩效极差。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与教师形成互动和交流,课堂教学效果很低,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观念。因此,为了有效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有效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中职政治教师应深化教学创新和改革,重新激发政治学科教学的内在活力,从而改善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的教学缺陷,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一颗不断学习的心,使先进学生积极学习政治。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更注重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政治课的理论课。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中职政治教师往往忽视自身教学的重要性,这使得他们不愿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改革意识上渗透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造成了学生对此的反感不变的政治学科内容不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目前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学教学严重偏离实际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理论学习,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的思想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指导,使学生对所学的政治内容产生困惑,在学习中解决不了生活和学习中的任何问题,进而对政治学科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这大大削弱了政治教学的实际教育作用。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遵循“一切为了分数”的理念。这种教育只是为了选拔人才,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人。新教材必须坚持育人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理念。国家领导人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时,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尊重教育对象,把他们看作个性鲜明的个体,认识到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看到他们都有进步的欲望,充分挖掘每个人的丰富潜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成功。
与中学生相比,中职生思想更加成熟,有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愿意接受教师实施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以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应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通过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交流,以获得学生真正的学习理念,并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内容的理解。例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上,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你所说的平静岁月,却有人替你扛重担”,因为这是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学生在老师写下这句话后会更加关注这句话,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思考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中职政治教师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需要实行被动学习模式,听从老师的安排。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任何疑问,浪费教学时间。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不复存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因此,要有效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堂教学的活力,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师生合作,产生良好的心理学习共鸣,促进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形成独立分析、自主探索,从而激活整个课堂氛围,真正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首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其次,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摒弃知识本位;第三,不局限于书本,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隐藏的教育点,寻找提升课堂教学活力的出发点和结合点;最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出灵活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合作互助教学模式是突出学生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参与政治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组成一个相互学习的学习小组。具体方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将教学内容设计成满足学生现有知识库、政治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各项任务,并指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分组讨论比较,相互评价等合作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资源优势互补,使师生能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新时期,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教授知识的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教师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了解最前沿的政治理论和实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前沿性。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派教师到高校参加教师培训班,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学生管理,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和管理知识。此外,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人才,善于在教师队伍中挖掘优秀人才,然后以这些优秀教师为蓝本,推动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总之,职业学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职业学校的政治教师,在职业学校进行有效的政治课教学,对其未来的成人和未来的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政治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依托职业学校现行的政治课教材,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与学生形成合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改变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政治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共同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价值观、良好职业道德和与职业相适应的科学文化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有较强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