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珂 马冬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随着社会等级的出现,服饰差异也是古人身份等级差异的外化表现。
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辉煌的时期,延续了前朝用服装来区分人们身份等级的制度,并将用颜色区分官员等级的品色服制度发展完善,影响后世千年。
唐代男性大都身着圆领袍,头戴幞头,脚踩乌靴。唐代官员服饰可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四种。参加祭祀时身着祭服,官员上朝时着朝服,公服仅次于朝服,多用于日常办公穿着,到了唐中后期,常服逐渐地取代了朝服、公服,在上朝及日常办公等重要场合都可穿着。
朝服(亦名具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襈、裙,白裙襦(亦裙衫也),革带,钩暐,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袜,舄,剑,珮,绶。
公服(亦名从省服):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襦(亦裙衫也),革带,钩暐,假带,方心,袜,履,粉,鞶囊。
常服:唐代的常服为襕袍,其制式为圆领,窄袖,下长过膝,下摆处施一横襕,象征前代衣裳分制,腰部用腰带紧束,头戴幞头,脚踩乌靴。
唐朝时期,官员等级在服装上的差异体现在腰带、鱼带、服色上等。
古代官服都需要腰带固定。唐朝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使用金腰带,六七品官员使用银腰带。由此可见,金色腰带是唐朝中高级官员的标配。到唐代中后期,玉腰带也被皇帝赏赐给官员。
唐代五品以上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用袋装起来,称为“鱼袋”。三品以上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五品以上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鱼袋制度是官员依据品级高低佩戴不同颜色鱼袋和金银铜不同材质鱼符以证明身份的身份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受君权神授思想影响,为了加强统治,体现统治者的神秘感和威严,统治者服饰纹样多采用动物纹样,夸张其造型形态,表现一种狰狞严峻的视觉感。
周朝宗法制的完备更为强调亲疏有别,长幼有序。如: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服装款式存在差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是阴阳五行。五色观作为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服饰上的颜色迷信。如:五色为正色,为尊,五色两两相配产生的颜色为间色,为卑。正色是地位尊贵的象征,间色的地位低于正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观点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因此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中,服装所体现的等级制度始终是封建礼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蚕丝等高端纺织材料品种较少,因此服饰面料等级差异产生。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完善的冕服制度打下基础。周代出现了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织物,并且人们已经发现植物染料并将其应用于服装之上。
到了唐代,织造、染色技术的大进步,使得唐代品色服制度的颜色区分更加详细,面料选择更加丰富。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行政体制逐步完善,官员等级制度便随之建立起来。官员有了等级,便会出现相对应的标志来区分等级。服饰作为古人区分官员等级的标志之一,不同等级的官员服饰在颜色、款式、配饰、面料上都有不同。
品色服是用来区分官员等级的服饰制度,服饰色彩的鲜明区别使官员的品级差异一目了然。品色服,即根据官员品级来着公服。
唐代服色制度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赤黄为皇帝的专用服色,一是官员的服色按官阶加以区分。
唐以前,北齐臣子服朱紫玄黄,各任所好,天子则是绯袍。隋朝天子和臣子都穿黄袍,基本一样,唐朝,黄色成为天子专属,体现了皇帝独尊的政治意识。
北周是品色服制度的萌芽时期。根据史料《隋书·礼仪志六》记载“大象二年(即北周静帝宇文阐在位第二年,公元580年) 下诏,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绣等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但由于北周公元581年亡国,因此这一制度并没有被发展起来。
隋朝是品色服制度的成长时期。隋炀帝杨广制定服色制度为:始令五品以上通服硃紫;大业六年( 公元610年) 又规定: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即五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袍,六品以下穿绯色或绿色。自此,关于品色衣制度的详细规定初次形成。
唐朝是品色服制度的发展鼎盛时期。初期沿袭了隋代的品色服制度。唐太宗在贞观四年( 公元630年) 将品色衣制度改动为: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唐肃宗于上元元年( 公元674年) 八月又改: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唐代的品色衣制度深受统治者重视,在短时间内接连不断地改动,先是两三个等级用一个颜色,后至每个等级一种颜色,从粗略到细致,说明唐朝的品色衣制度十分详尽和完善。
1.黄、紫色地位提升
黄色成为唐代皇上专属颜色,究其原因,大致因为古代统治者以黄色为尊,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以耕地为主要依靠,因此,以黄色为代表的土地的颜色便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其次,五行五色学说中,黄色代表土,五行中以土为尊,因此黄色便与正统联系起来。最后,神话传说女娲用黄土造人,这也算是黄色被尊崇的原因之一。
品色服制度将紫色地位大大提高。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受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秦汉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主要观念的影响。一直强调以“礼”来维护社会等级观念。《论语》也有“恶紫之夺朱”的说法。紫色作为间色,其象征意义应该是负面的、消极的,品色服制度以紫色为代表官员最高品级的服色显然与中国传统五色观有出入。
究其原因,国家实力对紫色地位提升有一定的影响。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紫色可能只是以其鲜艳悦目而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喜欢穿紫衣,结果引得国人纷纷效仿,举国皆衣紫,一时间弄得齐国紫贵。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齐桓公只得自己率先脱下心爱的紫衣。到春秋晚期,紫衣才成了君王专服。汉代,民间不但禁穿紫,而且禁用紫。南北朝以后紫衣也一直是贵官公服。
北魏,道教开始兴起发展。而道教以紫色为尊,李唐王朝自称是“老子”之后,唐代更奉道教为“国教”。因此,紫色一跃成为贵色,在品色衣制度初始被制为上等服色,并在后世改动中一直未曾发生变化。
2.同色系深色尊于浅色
唐代品色服制度完善后期,为了更加凸显官员等级之间的区别,将颜色做了更为细致的区分。如:深绯色级别高于浅绯色,深绿色高于浅绿色。由于深青色和紫色颜色过于接近,睿宗文明元年( 公元684年) 又规定:八品以下的青服改为碧服。由此可见,唐代品色服制度中,同色系颜色深色地位要高过浅色。
1.古代等级制度的外化
传统儒家“礼”文化作为封建社会统治的等级规范,代表着自上而下等级秩序的森严。品色服制度作为封建社会服色制度一次新的突破。给传统等级区分形态中注入了新的方式,更加完善了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规范。
如果说品色服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催化下的产物,那么反过来品色服制度又起到了加强社会等级规范的作用。
2.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外化
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讲求“孝亲敬祖、尊师崇古、别尊卑、明教化。”
色彩在传统色彩观中被赋予了礼仪尊卑的伦理内涵,宗法制影响下的民众无形中接受了以色彩区分三六九等的概念。服色制度森严不可僭越,正是因为服装不仅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更多包含了人们赋予服装的传统伦理文化功能。
3.各民族交流融合的促进
品色服制度自隋唐一直延续到明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中国古代也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由于统治、教化民众的需要,其也对汉族建立的品色服制度加以吸收完善。由此可见由汉族建立的品色服制度,同样也被少数民族所接受,这个过程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
4.民众价值判断的依据
品色服制度赋予紫、绯两色的高贵地位,于是,民众便以颜色作为判断人地位高低、发达与否的标志。如:“红得发紫”被古人用来比喻那些官运亨通、声名远扬的人。间接表明品色服制度不仅用来区分古代官员职位高低,同样也作为普通民众的价值判断依据而存在。
现今社会和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属性已大为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职业、性别上,社会等级皆是平等的。
品色服制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于其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交流。现代的设计中,我们更要虚心接受各种优秀的外来文化、设计理念,博采众长。虚心吸收唐代服饰色彩理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将传统与西方服饰相结合,新创一些符合现代审美的服饰元素,使我们的设计作品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