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敏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初中教学也在不断进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而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文化课的教学。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增强创造力、想象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进行美术课教学中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老师应该正确认识传统美术教学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教学内容改进。
在学校,对于美术这类艺术文化课,大多数老师抱着可有可无的想法,以至于形成了形式僵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依托于教材而教授美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绘画技巧,导致教学单一化,教学质量不高。
而学生也将美术这门课程仅仅当做任务来完成,缺乏创造性。此外,不注重实践教育,学生绘画创作时间减少,求知欲及探索率得不到满足,最终导致学生积极性下降。
例如,在传统水彩画教学过程中,依托教材内容,教授学生基本理论以及绘画方法便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之后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例画或者上手简单的水彩画进行仿画,并布置上交作品的作业。在这期间,学生会自主的认为,完成仿画并上交作业就算做这堂课的结束。创作能力及想象能力并没有发挥出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作为校外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而对于美术这类艺术性课程更是没有像文化课那样重视,在以成绩论高低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家长更是会对孩子文化课要求严格,并且将美术当成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反对也不鼓励,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孩子的创造能力。
针对以上提出的两点问题,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旨在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以下两点是相应对策分析,希望对教育教学活动展开有一定帮助。
只有大力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才可以引起学校乃至家长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加强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不再单一的根据课本传授知识,更要转换为实践与创作辅助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进度。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我感知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情况进行针对化教学,对于创作类文化课更应如此。结合学生心理需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作能力、想象力,以培养兴趣爱好为起点,将传授美术相关知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环节展开教学。
要改变家长对于美术课的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让家长意识到美术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也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爱好的东西加以支持,鼓励,教师应以此为最终方向进行努力。
首先,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美术的影子,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当代社会对人才具有综合性要求,在国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让家长意识到学美术具有一定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其次,美术利于孩子的表达,有些孩子处在青春期,并不擅长和家人用话语交流,那么美术将成为很好的沟通手段。
综上所述,教师要明确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加教学直观性,增强美术学习氛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断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旨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及想象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