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德 佟宝锁
北魏太和年间孝文帝自上而下进行的汉化改革是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向来为治史者所关注。目前,学界已对孝文帝迁都及其汉化改革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涉及改革思想、政策、过程、影响以及对改革者的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参见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读书》1996年第5期;钱国旗:《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论南迁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赵野春:《鲜卑汉化——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调整》,《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朱兴和:《略论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朝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李克建、陈玉屏:《再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兼谈改革对民族融合规律的启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高二旺:《丧礼改革视野下的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王永平:《北魏孝文帝之南征战略及其相关争议考论》,《学术研究》2013年第3期;张金龙:《儒家经典:北魏孝文帝思想的理论源泉》,《东岳论丛》2011年第1期;张金龙:《北魏孝文帝对保守势力的斗争和笼络》,《东岳论丛》2012年第8期;张金龙:《北魏孝文帝如何选贤任能》,《人民论坛》2017年第12期。尽管如此,这场改革仍有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比如孝文帝迁都过程中朝堂上引发的大讨论至今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更没有人从民俗与政治的视角,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和政治形势来探讨孝文帝的迁都及汉化改革问题。因此,本文拟以“怀土”与“变俗”为切入点,结合鲜卑族与汉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北魏中后期的政治形势,对北魏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西晋末年政局动荡,黄河流域迭经战祸,北方各民族趁机南下建立政权。在此背景下,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登上历史舞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魏先后灭掉北燕、夏、北凉、仇池等政权,又北伐柔然,至太武帝拓跋焘时最终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地区的多年纷乱,建立起一个以鲜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并与南朝形成对峙的局面。
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统治者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北魏孝文帝统治前期民族矛盾突出、民族关系复杂,如何处理好鲜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关系是孝文帝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北魏政权实行了一些改革,但仍不够彻底。孝文帝亲政后为图有所作为,主张改变本族落后的习俗,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使鲜卑族的发展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适应,而首都平城是当时保守势力的中心,在此进行汉化改革无疑困难重重。对孝文帝来说,迁都是摆脱守旧势力、顺利推进改革的关键。为此,在孝文帝主导下,围绕是否迁都及汉化问题,朝野上下开展了一场空前的大讨论,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一是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他们欣慕华风,主张改革旧制,彻底汉化。此派以孝文帝元宏及宗室任城王元澄、南安王元桢为代表,也包括陇西的李冲与李韶、太原郭怍、清河崔光以及南朝流入北方的琅琊王肃等汉族高门人物。他们绝大多数受过系统的汉文教育,深受汉文化熏陶,能从较高的文化层次观察社会现实,对于鲜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距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并能认识到这是导致政权不稳的重要因素,主张迁都和汉化。例如,李韶认为:“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墓,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2)李延寿:《北史》卷一百《序传附李韶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318页。李韶的建议深为孝文帝称善。在迁都付诸实施过程中,南安王元桢则带头拥护迁都:“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八,中华书局,1956年,第4416页。此外,任城王元澄与李冲最初反对迁都和改革,但在孝文帝的开导下,毅然加入改革派,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元澄曾代孝文帝做群臣的工作,李冲此后更肩负了主持营建洛阳新都的重任。
二是主张继续保持鲜卑旧俗、反对迁都及汉化的保守派。鲜卑贵族中的一些元老重臣以“旧人怀土,多所不愿”(4)魏收:《魏书》卷五十三《李冲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3页。为由,坚决反对迁都及汉化。此派以太子元恂为代表,主要人物有北魏元老旧臣穆泰、陆叡以及新兴公元丕父子等。他们对孝文帝的迁都及汉化改革极有意见,认为北魏以武力取得天下,亦须以武力管理,只有保持鲜卑旧俗才能维护鲜卑族固有的统治地位。此外,他们在代北地区拥有大量资产,改革势必会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因此对孝文帝革除鲜卑旧俗强烈不满,坚决反对迁都和汉化。比如宗室元丕“雅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俗迁洛,改官制服,禁绝旧言,皆所不愿”(5)魏收:《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60页。。
三是主张在不放弃鲜卑旧有习俗情况下可以相应汉化的中间派。此派的代表主要是鲜卑贵族中的开明知识分子。中间派认识到北魏政权面临的困境,对落后的塞上与苦寒的平城并不十分留恋,故不反对迁都,但对新都的地点有自己的看法,如大臣高闾反对迁都洛阳,认为“迁有十损,必不获已,请迁于邺”(6)魏收:《魏书》卷五十四《高闾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6页。;大臣李冏也反对迁都洛阳,主张迁都长安,并劝孝文帝“去洛阳而都之”(7)魏收:《魏书》卷三十六《李顺传附李冏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41页。,孝文帝对此颇为不满。此外,中间派反对彻底改革鲜卑旧俗,认为鲜卑族风俗与汉族向来不同,迁都后朝廷的典章制度可以学习汉族,但鲜卑的服装、语言等风俗习惯应保留下来,不应强迫汉化,对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不必硬性干涉。中间派对改革虽不十分情愿,但也没有坚决反对。对孝文帝来说,这部分人“既不唱异,即是同”(8)魏收:《魏书》卷三十一《于栗传附于烈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38页。。中间派的中立或者倒向改革派,能够最大限度地孤立保守派,这是孝文帝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在这三派势力中,改革派因为有皇权的加持,可以持续推动改革进程;保守派手握实权,力量比较强大,他们甚至图谋发动武装叛乱以阻挠迁都和改革;中间派虽赞同孝文帝的一些改革措施,但却反对彻底改革风俗习惯。最终,孝文帝采取妥协变通的办法,依靠强大的皇权及宗室元澄、元桢等人的支持,联络汉族世家大族,争取和团结中间派,分化瓦解并最终打败了保守派。由于各方所代表的利益群体不同,在思想认识上又有巨大分歧,因此各派之间不免产生矛盾与冲突,出现激烈的思想交锋。
都城为天下之重,诚如古人所言“天下之形势,视乎建都”(9)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與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第1页。。因此,迁都事关重大。尤其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是改变北魏政治走向的重大事件。
关于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以往论者颇多。钱穆认为孝文帝迁都有三个主要的动因。一是元魏政治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二是北方统一后若图吞并江南,必先将首都南移。三是为了刺激守旧不前的鲜卑人。(10)参见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82-283页。王仲荦认为,孝文帝迁都有两点原因,“一是解决塞上一带严重粮荒,二是防备柔然与便利南侵”(1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05页。。邹纪万认为,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平城缺粮且靠近柔然,距魏的南境过远,且环境恶劣、人口稀少,又无漕运,不配做政治中心,若要吞并江南,必将首都南移;中原常有人民叛变,首都南迁利于镇压;洛阳为当时北方汉文化的中心,有助于推行汉化,也可刺激守旧不前的鲜卑族,使其重获生机。(12)参见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121-122页。尚志迈、赵淑珍认为,迁都洛阳主要是为移风易俗,使北魏以华夏正统王朝的姿态雄踞中原,更好地号召、笼络广大汉族士人,以求北魏王朝的长治久安。(13)尚志迈、赵淑珍:《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兼评王仲荦先生的迁都原因说》,《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陈英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重要动因之一,根源于冯太后政治威势的强大与皇权的尴尬,给他内心深处造成创伤和压力”(14)陈英:《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汉化心理剖析》,《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王东洋认为,孝文帝有强烈的正统思想和天下观念,实现大一统理想是其迁都洛阳的必然。洛阳是统一帝国的都城首选,迁都洛阳正是看中了其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15)参见王东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补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刘继刚认为,“平城及周边地区灾害频发的客观现实也是迁都的因素之一”(16)刘继刚:《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中州学刊》2018年第10期。。综合来看,孝文帝迁都是在充分考虑平城劣势和洛阳优势基础上做出的决定。
孝文帝认为,要变法革新势必要迁都洛阳,既然迁都洛阳,就应该与平城时期有所不同。换言之,即用一种适合汉化的生活方式代替“胡风国俗,杂相揉乱”(17)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990页。的塞上生活方式。孝文帝意识到,鲜卑族已发展到特定的历史阶段,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已不可能。虽然鲜卑贵族与汉族世家大族之间有矛盾冲突,但更多的是合作与共生。而且,当时北魏境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要巩固统治,得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支持,汉化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孝文帝主张彻底汉化,并决心迁都南下,这自然与保守派产生了激烈冲突。
代北地区形势复杂,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北魏统治者若想完成汉化,非向南迁都不可。但是,迁都必然会触及到保守派的根本利益,遭到其强烈反对。对此,孝文帝与任城王元澄曾作过探讨:
(孝文帝)乃独谓澄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意以为何如?”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高祖曰:“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澄曰:“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辈亦何能为也?”高祖曰:“任城便是我之子房。”(18)魏收:《魏书》卷十九《任城王云传附元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64-465页。
迁都洛阳必然要损害到保守派的一些既得利益,势必会遭到其激烈反对。孝文帝认识到迁都的艰巨性以及对此后汉化改革的重要性,故与近臣预先谋划,扫除一些障碍。
反对汉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叡及太子元恂,他们是北魏政权中的实力派,南下迁都影响他们在代北地区的根本利益,因而主张继续保持鲜卑旧俗。保守派认为,孝文帝的改革抛弃了本民族精于骑射、骁勇善战的传统,一旦迁都洛阳,鲜卑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势必改变,失去游牧民族强悍善战的性格和习惯,反而不利于鲜卑贵族的统治。况且,洛阳气候比平城酷热,鲜卑人已适应了塞上的气候环境,南迁后不能适应当地水土。所以,保守派既反对迁都,也强烈反对鲜卑族的汉化。
虽然有任城王拓跋澄“援引今古,徐以晓之”的劝导,但保守派仍不愿轻易就范。太和十八年(494)三月,孝文帝北返平城,召集留守大臣讨论迁都之事,保守派大臣与孝文帝之间有过一次大的争论。其中,燕州刺史穆罴认为,国家四方未平,迁都后恐将征伐无马,洛阳所处的中原地区并非不能养马,但中原是农耕区,若大规模养马必会剥夺农民耕地,影响其利益。而平城一带有大规模养马的有利条件,其环境显然要优于洛阳。对此,孝文帝的回复是:“马常出北方,厩在此置,卿何虑无马?”(19)魏收:《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59页。而且,拓跋鲜卑历史上在这方面的实际成效以及当时的成功做法有力地支持了孝文帝的看法:“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高祖即位之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恒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每岁自河西徙牧于并州,以渐南转,欲其习水土而无死伤也,而河西之牧弥滋矣。”(20)魏收:《魏书》卷一百一《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857页。
此外,尚书于果以安土重迁为由反对南迁,平阳公元丕以占卜为由试图使孝文帝打消迁都念头。对于这些大臣的担忧,孝文帝未尝不曾考虑到,但鲜卑族本为游牧民族,安土重迁的观念没有农耕民族那样强烈,同时又有“平文弃背率土,昭成营居盛乐,道武迁居平城”可以效法,所以安土重迁之说并没有对孝文帝的决议形成实际威胁。另外,占卜之说亦被孝文帝驳回。最后,还有部分大臣提出反对迁都的理由,但孝文帝迁都决心已下。在此情势下,朝堂上群臣虽未心服口服,却也不敢激烈反对。
事实上,迁都之争并未就此结束,朝堂之下还有一些守旧派坚决反对,甚至采取叛乱行动破坏改革。如太子元恂因身体肥胖,迁都洛阳后水土不服,“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21)魏收:《魏书》卷二十二《废太子恂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588页。,于是保守派与太子元恂密谋叛乱:“丕父子大意不乐迁洛。高祖之发平城,太子恂留于旧京。及将还洛,隆与超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22)魏收:《魏书》卷十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61页。太和二十年(496)八月,孝文帝出游嵩山,命太子元恂留守洛阳,元恂与左右侍臣“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23)李延寿:《北史》卷十九《废太子恂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13页。,此事随即被孝文帝发觉,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事件,最后太子被废,保守派北返计划流产。为防止太子被利用,孝文帝甚至大义灭亲,以椒酒将太子元恂毒死。然而保守派与改革派的矛盾并未缓和,太子元恂的北逃失败和死亡更加剧了保守派武装反抗迁都的进程。
太和二十年(496)冬,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穆泰因急于北返,上表请求转任恒州(治平城,今山西大同)刺史(24)魏收:《魏书》卷四十《陆俟传附陆叡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13页。,考虑到穆泰在北魏朝廷中地位特殊,孝文帝决定将恒州刺史陆叡与穆泰对调。穆泰到达恒州时,陆叡还未启程赴任,其手执重兵,而且也不愿南迁,故借口孝文帝舅太师冯熙薨于代郡,“表请车驾还代,亲临太师冯熙之葬,坐削夺都督三州诸军事”(25)魏收:《魏书》卷四十《陆俟传附陆叡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912-913页。。于是,穆泰联合陆叡煽动宗室,秘密联络镇北大将军乐陵王元思誉、代郡太守元珍以及阳平侯贺赖头等,策划据代谋反,“泰不愿迁都,潜图叛,乃与定州刺史陆叡及安乐侯元隆等,谋推朔州刺史阳平王颐为主”(26)李延寿:《北史》卷二十《穆崇传附穆泰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39页。。元颐表面同意,暗中却派人密表其事。孝文帝获悉阴谋后,“乃遣任城王澄发并、肆兵讨之”(27)李延寿:《北史》卷二十《穆崇传附穆泰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39页。,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因“代乡旧族,同恶者多”(28)魏收:《魏书》卷三十一《于栗传附于烈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38页。,接着孝文帝亲自北巡代都,进一步打击了保守派势力。
此次事变后,孝文帝深知“代都新迁之民,皆有恋本之心”(29)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九,中华书局,1956年,第4450页。,为照顾反对者的情绪,也为了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保守派,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孝文帝不得不“诱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30)李延寿:《北史》卷十五《东阳王丕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555页。,并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允许南迁的国人每年“冬则居南,夏便居北”(31)魏收:《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78页。,使南迁的代人逐渐适应洛阳地区的水土。通过一系列果断措施和妥协变通的策略,反对派的“小动作”逐渐减少,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得以持续下去。
其实,关于北魏迁都问题,早在明元帝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并由此引发了一次范围较小的讨论。由于迁都时机还未成熟,最后“帝以饥将迁都于邺,用博士崔浩计乃止”(32)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850页。。北魏政权建立后都城一直在平城,由于平城地处塞外,气候严寒干燥,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供给困难。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北方地区“秋谷不登”(33)李延寿:《北史》卷二十一《崔宏传附崔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72页。,平城严重缺粮,太史令王亮、苏坦及华阴公主等上书明元帝,请求迁都于邺,以缓解平城粮食短缺的压力。但是崔浩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迁都中原可能会使鲜卑人丧失其民族特性,也可能会使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激化。(34)参见李延寿:《北史》卷二十一《崔宏传附崔浩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772-773页。由于种种原因,明元帝没有采纳迁都建议。到孝文帝时,情况已有很大不同,赫连匈奴虽已被灭,但北方的柔然对北魏构成严重威胁,压力有增无减。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孝文帝决心迁都洛阳。相对而言,洛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既处于农业生产发达的中原地区,又曾是东汉、魏、晋的都城。而平城是鲜卑族保守势力的中心,在平城进行汉化改革无疑非常困难,孝文帝自己也认识到“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35)魏收:《魏书》卷十九《任城王云传附元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64页。,若想摆脱守旧势力的羁绊和影响,彻底推行改革,必须迁都。
北魏迁都问题由来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曾彻底解决,孝文帝迁都虽然在实施中也遇到了极大阻力,但由于他态度坚决,又使用了权术与计谋,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围绕迁都问题,改革派、保守派与中间派展开的较量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件大事。尽管这三派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局限性,但从长远来看,此次大讨论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思想解放,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一,大讨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及北魏汉化思潮的总爆发。北魏入主中原前期并未遭到强烈抵抗,然而随着王朝疆域的开拓和境内民族成分的增多,鲜卑族统治者实行的对中原各族人民的压迫剥削和歧视政策,激化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和交替作用下,北魏的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是境内各民族起义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北魏政权和社会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孝文帝即位以后,爆发的农民起义多达十余次。(36)参见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7-118页;张泽咸、朱大渭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第445-495页。面对广袤的国土、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及治下多民族的现状,因循旧制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此时摆在孝文帝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好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特别是处理好与总人口占绝对优势的汉族之间的关系。所幸的是,北魏经过道武、太武、献文诸帝的推动,又历经冯太后先期改革的积淀,汉化的程度日益加深,虽然统治集团仍恪守鲜卑旧俗,不愿改弦更张,但汉化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到孝文帝时期,这些思想已经有了量的积累,发展到了质变的临界点,摒弃落后的习俗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大势。在此形势下,孝文帝不得不寻求改良途径,倡导迁都南下,掀起这场关于迁都与汉化问题的大讨论。
其二,大讨论各方争论的焦点虽是迁都问题,但本质上还是鲜卑族的汉化问题。在大讨论中,改革派力主迁都,为的是进一步深化汉化改革;保守派反对迁都,既有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方面,也有反对汉化的深层次考虑;中间派对迁都持中立态度,他们虽有一定程度的汉化意识,但又不愿彻底放弃鲜卑旧有习俗。孝文帝十分清楚,保守派对迁都和汉化改革的抵制、反抗,无非就是要尽可能维护其既得利益。对保守派而言,这场关乎北魏未来政治走向的大讨论是他们争取和维护既得利益的最后努力。正是考虑到了汉化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孝文帝要有一番作为,就更加寄希望于借迁都洛阳来摆脱守旧势力的干扰,以破除鲜卑贵族不合时宜的观念,突破保守派设置的层层藩篱,继续深化改革。
其三,改革派低估了保守派的抵抗力度。迁都是孝文帝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并在小范围内做过前期论证,但由于对迁都与汉化改革的难度及阻力的认识不够全面,结果低估了保守派的能量和抵抗力度。此次大讨论先由孝文帝与身边的近臣内侍元澄、李冲、李韶等人私下进行过范围相对较小的讨论,他们既对迁都的过程进行了缜密筹划,又对迁都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效果做了各种风险评估,形成共识之后才公开在朝堂上进行大讨论。从小范围讨论到大规模讨论,改革派的计划与行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定下了迁都与继续深化汉化改革等问题的基调。但由于改革派低估了反对派的抵抗力度,没有提前做好应对之策,只是在出现动乱之后才如梦初醒,全力平叛。
其四,大讨论并未取得理想效果,权术与计谋成了迫使反对派就范的法宝。孝文帝虽然在朝堂上给予群臣充分讨论的自由,但讨论的效果并不理想,保守派在孝文帝的高压政策下暂时屈服。为迫使反对派彻底就范,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进行了迁都之实,造成了既定事实,使保守派有苦难言。如果孝文帝不利用权术与计谋,那么各种改革事宜就极有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为此,他不得不利用权术与计谋进行改革。史载:“孝文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37)李延寿:《北史》卷一百《序传附李冲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3331-3332页。然而,事实证明,依靠强大的皇权与计谋进行的迁都并不能逼迫大臣们彻底就范,时隔不久,北魏就爆发了穆泰、陆叡等人领导的反对迁都的叛乱。尽管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但孝文帝最后也不得不对保守派做出妥协。这说明权术与计谋只能收一时之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五,太和年间是中国民族关系大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新思想争相迸发的时期,在这场大讨论中,产生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新认识、新思想,尽管改革派的思想认识应时而生,符合历史发展大势,但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历史阶段、民族成分、阶级利益及认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六,主导大讨论和汉化改革举措体现了孝文帝过人的胆识、意志和魄力。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反扑。孝文帝的迁都及汉化改革也同样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阻挠和破坏,但他以过人的胆魄和毫不动摇的决心与毅力把改革一步步向前推进,这对于少数民族政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事实证明,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及系列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稳定了危机四伏的统治,推动了北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长远来看,迁都及汉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体来看,北魏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既是统治集团内部出现分歧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民族关系思潮的具体表现。在大讨论中,由于改革派团结争取了中间派,致使三派之间的力量出现了明显的此消彼长。此外,三派都各有长短,改革派急于求成,对本民族的实际与改革难度认识不足。保守派强烈抵制,却没有形成一致的力量,被改革派各个击破。相对而言,中间派的主张较为符合北魏当时的实际,循序渐进的改革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但并没有实施的机会。
关乎北魏历史发展走向的思想论争虽早已经远去,但它留给后世的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北魏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及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初步梳理,我们可以深化对如下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得到一些启示。
一是习俗与政治密不可分,历史上诸多改革与思想交锋往往会涉及到习俗变革。北魏太和年间,改革派、保守派和中间派在朝堂上下的争论表面上是民族生活方式与习俗,实际上是政治问题,是利益之争。因此,移风易俗并非易事,即使完全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也有可能会遇到阻力或抵抗,孝文帝感慨“甚难”就很能说明问题。
二是统治集团对牵涉民族关系重大问题的大讨论往往会催生出不同的思想流派。在大讨论中,针对一些敏感问题,各方往往各执己见,难以达成共识,但大讨论又会为各种不同思想派别的正常交锋提供一个相互争鸣的平台。北魏太和年间的这场大讨论就孕育出了一股汉化思潮,催生出了代表各自利益的改革派、保守派与中间派。
三是思想解放需要统治者的有力支持,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统治集团能否形成共识及统治者的强力推进。北魏太和年间迁都等汉化改革无疑会触及到一些人的根本利益,自然会遭到强烈反对。而要顺利推进改革,首先应做足舆论,实现思想解放。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开展,一系列改革措施之所以能够推进,关键在于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孝文帝既是大讨论和汉化改革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又是北魏统治集团的领导者,大讨论及汉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完全取决于他的态度、意志和手段。孝文帝认真分析统治集团的利益得失、政治态度与执行能力,全力支持和强势推动大讨论和汉化改革,在中国改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四是适当的妥协和变通是推进改革的必要环节。迁都是复杂且重大的事项,汉化改革是当时的一次重大利益调整,涉及到方方面面,会遭到或明或暗的抵制。强势推进固然重要,但适当的妥协和变通能够减少阻力,争取到更多人的支持,因此也是推进改革的必要环节。孝文帝汲取强硬做法导致叛乱的教训,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妥协和变通,如给南迁的代人一个适应期,允许其每年调整南北居地。再如要求鲜卑官员讲汉语的规定,也没有“一刀切”。孝文帝对群臣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38)魏收:《魏书》卷二十一《咸阳王禧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536页。这种比较灵活、富有弹性的规定,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实际情况,减少了对立面,减轻了改革阻力。
五是争取中间派是孤立和瓦解保守派的有效手段。从太和年间关于迁都问题的大讨论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改革派还是中间派、保守派,都希望北魏政权能够“传之百世”(39)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中华书局,1956年,第4386页。,他们及其后代能够永享荣华富贵。但改革是利益调整,利益受损的一方必然会起而反对。此外,也有一部分人徘徊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持观望态度,成为中间派。其代表人物多是鲜卑族中的开明知识分子,认为保留鲜卑族旧俗并不影响与汉族的合作。他们并不赞同迁都,也反对孝文帝彻底改革旧俗,但对北魏社会发展的困境已有清醒认识,意识到鲜卑族固有的生产关系已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孝文帝深知这一点,因此便积极拉拢和团结中间派。客观地说,中间派最终倒向改革派的阵营,为迁都及汉化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