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晓岚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这样描述过音乐与体育的相互关系:音乐是为了防止人的心灵的粗暴,而体育是则是为了防止人的心灵的软弱。因此要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必须结合音乐教育与体育,他们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两部分。笔者作为一名体育学校的音乐教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音乐教学时间内呈现出不一样的教育心意,并与学校的体育特色相融合,力争能让体校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体育生在音乐课堂上呈现出一个普遍的状态——音乐基础差。这跟他们长期以往的学习和成长会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体育的训练上,无暇把音乐的基础知识进行消化。
在体校上课的同学都有感受,除了体育专项训练是正课之外,其余的文化课对他们来说都是副课。因为他们把学习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体育这一门课上,音乐比起其他文化课而言更是附属之附属,因此他们对待音乐课的态度更是可有可无。
音乐教师一般在体育学校中都身兼数职,缺少音乐教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导致教师疲于应付讲课,难以分出研究教学改革和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学科建设难以发展。另外体育学校一般用于音乐教室的投入都会出现设备短缺,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这严重的制约了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
1、体育学校:即业余体校,是我国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学校,是培养具有体育专项运动技能人才的。体育特色学校是我国业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高水平体育运动员的主要来源。
2、“参与式”音乐课堂:“参与式”音乐课堂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音乐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的音乐课堂,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音乐教学法。
1、从“兴趣”选择内容,“课标”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态,不断激活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①长期以来,体校的音乐课程没有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因此也没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只是单一地使学生获得有关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完全照搬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没有真正重视学生获得美感趣味。只有真正让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走进”音乐课堂。每个体育项目由于自身的特征,使学生的个性特征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音乐节奏型的教授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运动专项中的体会理解,对应的选择一个节奏型,比如长跑队的同学他就会选择全音符或者二分音符,举重队的同学他会选择附点节奏,篮球队和游泳队的同学则会选择十六分音符,艺术体操队的同学更喜欢四平八稳的四分音符,对应了这些节奏,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他们开始把几种节奏型进行整合进行创编,甚至还要进行小组比赛。这样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开始乐于参与音乐课堂的活动,亲自感受音乐课带给他们的律动感受。我想在体校的音乐课堂上,我不应仅仅灌输给学生们许许多多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而是应该带领大家去感悟音乐,去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2、从“学情”处理内容,体校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符合体校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在音乐新课标里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提到的: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②对于体校的学生来说演奏技能的达成似乎就很有难度,运动员学生长期外出训练以及接踵而来的比赛任务,让乐器进课堂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音乐欣赏课的选材应多以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音乐题材为主。在体育学校中,一般的学生都存在音乐基础比较薄弱,音乐素养偏低的情况,音乐课上的机会又少,导致他们对一些抽象的音乐作品根本无法理解。2018年上半年有一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古典美声唱法,假设当时我们直接从课本上选择一首来自外国的歌剧选段,我相信教学的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结合2018年足球世界杯的主题,我选择了2006年世界杯的主题曲《我们生命中的时光》,由美国流行天后唐妮·布莱斯顿和男声组合“美声绅士”用西班牙语和英语共同演唱的这首歌与我们常见的足球歌曲的风格不同,这首歌曲以歌剧华丽的旋律和优美的唱腔为主,曲风清新独特,把足球比赛中高昂的斗志和对胜利的渴望表达得恰如其分,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独树一帜的经典之作。因为是世界杯的主题曲大多学生都会有所耳闻,加上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的结合让学生和古典音乐的距离拉近了,虽然歌曲大意大家都听不懂,但我发现学生们变的不再抗拒,因为他们心中产生了共鸣,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体育的热爱,接下去我对古典音乐美声唱法的介绍以及基础知识的普及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3、从“需要”优化内容,教师应进行各种渠道的师资进修、培训和交流,以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特别是在体校这个氛围当中我们的音乐老师更加应该具备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创新能力,体校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体校音乐老师只有加强与体育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体校立足。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体校的音乐教室都是和党员活动室或者其他教室合并使用,这样无疑削弱了音乐的浸入式的教学环境,所以教学设施中首先需要一间固定的音乐教室,便于教室设计教学环境。钢琴是音乐课堂上的必备教学工具,可现在的很多钢琴放在音乐教室无人问津,音准一塌糊涂,不利于学生对音准的把握,于是在教学设施中就需要一架音准到位的立式钢琴,便于音乐训练和音乐教学。最后在教学设施中我们还需要一套多媒体,便于教师使用课件和学生互动。
1、游戏化参与。开发丰富有趣的游戏,寓教于乐。例如我们在音乐课上经常会采用“我爱记歌词”这种游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就将歌词记入脑海,摒弃了原先死记硬背的老套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
2、竞争化参与。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校的学生对竞争性这个词语再熟悉不过了,平时漫不经心的课后作业只要加入课堂上的分组PK,立马火药味上升,进入紧急对阵状态,我利用“中国好声音”这个大家喜欢的节目,为他们量身设计了各种环节,让学生不断升级PK,竟如打怪兽般令人迷恋的地步,大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增加了学习音乐的信心,凝聚了小组成员的智慧。
3、个性化参与。个性化参与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音乐新课标中提出“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给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的基本理念,在音乐评价中,靠一首歌曲的演唱就判定学生的掌握情况是片面也是不科学的,有些学生歌曲演唱未必能表达得很好,但在欣赏感悟、乐理知识、合作交流中发挥比较突出。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每次学期期末各班都会开展班级音乐会,安排同学们根据自己专业的特色,自主选择音乐会的表演形式,体裁可以涉及到音乐的各个领域,做到人人参与,那些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同学在音乐会上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极大提高了对音乐的自信。
4、情感化参与。用音乐渲染氛围,激发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性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情境:教师立足红海行动的原型,采用视频的方式,通过欣赏红海行动主题曲《红旗飘飘》,展现音乐故事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背后的精神。师:同学们,大家观看完视频之后,有什么感受?生:感动!主人公好英勇,我们的祖国很伟大……师:那好,我们一起走进这首歌曲,去感受歌曲中的她。在情感的带动之下,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同时也注入了更多的自我情感。在情感的熏陶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音乐,而不是简单地学唱。
1、多媒体使用助力学生多感官参与。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体育学校的音乐课堂把体育视频和音乐作品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非常必要。八年级人教版要求学唱2008北京奥运会会歌《我和你》,同学们一听到歌唱家空灵的嗓音出现在教室里,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老师,太难了,我们肯定唱不会的”听到同学们的诉求,我不是立刻要求大家开始识谱学唱,而是转身为同学们播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激动人心的视频片段,谁知,当开幕式上响起“我和你”的旋律时,竟有一大半的同学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起来。课堂气氛在欣赏的过程中被充分的调动,同学们将对祖国和体育事业的热爱,统统转化成了美妙的歌声。
2、音乐欣赏助力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吸引学生的流行音乐固然重要,但是高雅音乐欣赏也是素质提升必不可少的,高雅音乐校园音乐氛围营造,从无时无刻伴随着学生,调节情绪,放松心情,最重要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人类通过音乐这种感性形式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升华自己的情操,心灵的境界也同音乐一起得到了升华。
如何让音乐教学在体校蓬勃发展是作为一名体校音乐教师一直要积极思考的课题,我想只有真正了解体育专业学生的特征和需求,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和体育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运用音乐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参与式”的音乐课堂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全面的基础。
注释:
①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