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的曲风与演奏技巧

2020-12-07 15:14:48郑浩阳河南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主部协奏曲小调

◎郑浩阳 (河南大学)

基于小提琴音乐广泛发展的背景下,小提琴音乐突破了传统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方式,使得欣赏小提琴音乐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兴趣,而是逐渐得到了大众的喜爱与认可。其中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属于一部无标题的器乐作品,在内涵与意义方面只想鲜明,也可以代表布鲁赫的音乐思想与情感。这首乐曲创作于1866年,并由布鲁赫本人进行指挥演出,得到了良好的演奏效果。这首乐曲有一定的演奏难度,所以演奏者需要充分地了解曲风结构与基本特点,掌握正确的演奏技巧,以此为观众呈现出良好的演出。

一、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的曲风

(一)整体曲式布局

在整首音乐协奏曲当中,第一章的内容属于核心的组成部分,能将整首乐曲的灵魂与思想展现出来。利用奏鸣曲式的方式,进行了第一章节的创作,这也是音乐历史长久发展以来,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始终坚持的音乐表达方式。但就布鲁赫的整个音乐创作过程进行分析,却将第一乐章的核心部分命名成了前奏曲,这种创作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局限,使得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更加完整。利用对第一乐章结尾的完美展现,将以后的各个章节连接在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用。在此章节的表演过程中,布鲁赫利用了奏鸣的方式,将古典奏鸣曲式作为基础的结构原则,并以整体的奏鸣式为核心,形成了相对自由的乐章结构,也形成了布鲁赫的音乐艺术创作特点,逐步加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深度。

(二)结构特点

对于小提琴作品或是其他的艺术作品来说,都需要利用良好的艺术创作与音乐表达形式,才能保证小提琴音乐艺术的完整性。在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完成过程中,缺乏固定的音乐表现形式,仅仅是将作曲家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与设计作为基础。然而,要想成为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概念,以此做好音乐表现的设计。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感,再不断提升音乐表达设计水平,才能实现音乐内涵与情感的融合,打造出完整的协奏曲。

在整个乐章当中,引子能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利用简短的14个小节,将小提琴协奏曲的双呈示部风格凸显出来,以古典的协奏曲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布鲁赫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乐结构特点与音乐风格,并且利用独奏小提琴与乐队共同完成的方式,演奏《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相对来说,内部的结构比较完整,主要就是利用4+4与2+4的结构。乐队在演奏的过程中,顺分型附点八分动机属于主部主题和固定低音伴奏的源头。在引子的末端,利用小提琴华彩,直接带入演奏的高潮,并形成整个演奏过程中的第一乐章的尾声,为第二乐章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

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属于前奏曲,中庸快板,使用了4/4的拍子。在音乐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器乐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大都利用奏鸣曲式,但是布鲁赫使用前奏曲的方式,也就奠定了曲式结构的自由性,整体的结构更加的紧凑,能够与第二个乐章连贯起来。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主要就是自由的奏鸣曲式,并且以传统的奏鸣曲式为基本结构原则,并且以调性布局为核心内容,并省略了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以装饰性的手法体现引子。其中主部的结构规整,低声部的动机音型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在独奏声部使用了双音、分解、琶音等技术,将小提琴的炫技特点凸显出来,并且为后续的展开部位奠定稳固基础。在短小的连接部过后,产生的一连串、不间断的歌唱性乐句,形成了副部主题,还能将布鲁赫的旋律天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而独奏小提琴旋律与乐队反向进行,并且进行力度的对比,能使得作曲家的情感充分的抒发出来,还能体现出更加身后的作曲功底。

展开部位利用了较为独特的结构布局,与古典协奏曲的写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装饰性的变奏方式,将华彩段落作为主体内容,使得整个乐曲结构更加完整[2]。其中再现部位属于整个乐章的核心内容,作者并没有沿用展示部,而是体现了引子,由华彩乐句将作品推入高潮,力度也从ff过渡到pp,最后由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持续音B过渡至温柔、婉转的第二乐章。

(三)音乐结构中的情感表现

情感表现,顾名思义,就是指情调、情意,利用不同的介质凸显出来。所以,小提琴的音乐情感表现作品主要就是指富有情意表现的音乐作品。小提琴音乐的情感表现设计,除了满足小提琴音乐产品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加入了情感设计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小提琴音乐情感表现的设计,主要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衍生出的新生群体。不管是在表达还是创作方面,都会增加许多色彩与活力,这些情感表现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

(四)主部、副部结构表达

就传统的小提琴音乐追求进行分析,大都是更加注重音乐的品质。在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表达过程中,需要保障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观感与音乐品质,对主部与副部结构进行真奇怪的处理。在此过程中,创作者要明确取材以及结构范围,构建完善的结构主体[3]。布鲁赫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也会面临主次之分的选择,将不需要的东西剔除,以此形成更加分明的主次原色,将需要表达的情感、景象与事物呈现出来。以选择结构表达符号为例,需要合理的运用传统符号,并与语言进行融合表达,将整个音乐作品的完美特性凸显出来。

二、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的演奏技巧

布鲁赫g小调第一协奏曲的引子,由两句自由上行乐句构成,音色比较沉重厚实,两句之间互相关联,但是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句在F力度上从空弦G开始,经过四个拍子之后逐渐减弱,并且向上扬起,在G大调的主因D上结束。然而,与第一句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进行减弱的处理,而是一鼓作气地上行,逐渐增强,在G小调的G主音上结束。在结束的时候,对导音进行反复的强调,还要加深其中的调性。由于这两句之间的节奏比较自由。所以,可以在速度上做好一系列的处理,使得音乐具有张力。在演奏第二句的时候,速度、情绪以及力度都需要高出一个层次,才能使整首乐曲更加动人、深刻。

在主部主题出现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演奏有力,音准准确,并在运弓的过程中,保证弹奏的力度,发出的声音也要更加饱满。在第35-36小节中,需要使用连续的下弓与连续的方式,对串柱式和弦进行演奏。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也就对运弓技术与左手的音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左手手指换音速度需要更加准确,还要找到右手和弦的平面,发音也要更加饱满,并不断加快回弓的速度[4]。在练习的过程中,采用先分后合或是由快到慢的方式。在主部的旋律结束之后,保证三连音的准确性,还要注明富有内涵与情感的进行乐句演奏,并尽可能使用更加宽阔的分弓,在G旋上进行演奏,左手也需要加上较大的揉弦幅度,保证音色的浑厚性。

副部的主题注重抒情与甜美,与主部弹奏有力、严肃的性格形成了对比。在整个副部的弹奏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休止符。演奏者就需要从乐曲的起伏、旋律的走向变化,进一步准确的判断乐句的分句点,以此对呼吸进行调整。琴弦与琴弓的而接触点需要尽可能的靠近指板,还需要对主部的演奏与音色有明确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揉弦可以采用多种幅度与频率,进行指腹与手腕的揉弦,使得整体的音色更加舒缓、柔美。由于在24个小节当中,都没有初选休止符,这对于演奏者的运弓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务必要保证换弦、换弓的连贯性,尽可能减少换弓的痕迹,弹奏的时候不能出现重音。

乐曲的展开部位较大,演奏的难点也有很多。其中双音、和弦、快速16分音符等,都度演奏者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基本功扎实,并且结合具体的演奏要求,选择合理的联系方式,才能保证演奏与主部主题开展的一致性。在第二展开部当中,作者利用了大量的半音阶,还加入了连续换弦技术进行演奏,并对和弦进行分解。在演奏半音阶的过程中,注意指音的清晰与干净,避免出现滑音的问题发生[5]。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慢速的练习,采用正反符合点相融合的方式,训练演奏的速度。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需要知道突出的旋律音,并利用表情记号与力度,做出重点强调。此外,进行和弦的分解,利用左手迅速换把,在三个音同时落指,保证右手绝对放松,换弦的力度也要尽可能的小。再现部分中,对引子华彩乐句的弹奏,与开篇的情感意境表达有直接的关系。

在第二乐章当中,小提琴的演奏独奏声部与乐队间的对话。小提琴的演奏人员在这一乐章当中,可以演奏自由的节奏,但是必须要存在与基本框架当中。对于整首乐曲的音乐表现来说,要保证柔和性、热情性,并且从一个音符开始一直到末尾。在此乐章当中,不能仅仅对演奏者的技巧进行考量,还需要对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充分的考验。在第三乐章当中,要将节奏的气势凸显出来,并保证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准确性。对于节拍上的重音来说,要做好快板的标记。若对于本乐章中的十度音程感觉到十分的困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其作为八度进行联系,逐渐伸张开四指,并达到舒适的十度音程。但是要注意不能太快的伸张,否则会扭伤手指,需要从慢速开始练习。

结 语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的演奏会中,布鲁赫《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已经逐渐成为了小提琴演奏家做的必备曲目。其在世界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中,占据着稳固的地位,整首乐曲具有较强的旋律性。与其他的协奏曲相比,这首协奏曲本身的技巧并不存在炫技的成分,而是使用了许多基本的技巧,以此将作品的抒情特色凸显出来,演奏出优美的旋律。对于演奏人员来说,在练习与演奏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其风格意境进行品味,了解旋律的自有与创意,以此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形成情感的共鸣。

猜你喜欢
主部协奏曲小调
论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主部与连接部的三段性现象
艺术评鉴(2023年13期)2023-08-24 17:13:26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拉莫《铃鼓舞曲》的创作特色
当代音乐(2020年12期)2020-02-23 02:37:46
四 季 相 思
青年歌声(2019年6期)2019-06-26 09:17:18
思 夫
青年歌声(2019年1期)2019-01-24 07:53:08
五河小调
北方音乐(2017年21期)2018-01-25 02:22:25
鲁托斯拉夫斯基《第三交响曲》之背景结构解析
大众文艺(2016年22期)2016-07-13 09:29:22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里的协奏曲
海浪协奏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