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07 14:27尹雪静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学小学生语文

尹雪静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站里小学,河北 保定 072550)

国学经典是我国历代千百年来的结晶。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开始注重国学的学习,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教师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深入的了解,熟悉国学经典,增加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从而丰富学生自身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修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识字量,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作为教师是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这些经典都是非常优秀的,是文质兼美的,这些经典韵律齐整,平仄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诵读经典,能够很好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即使在当时,学生对这些经典内容不甚了解,但随着年龄增长,随着诵读经典活动的不断深入,他们对经典的理解也会不断地加深,经典中的优秀品德和精神,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诵读经典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能够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其领域能力可以得到提升,随着学生诵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会感受到阅读中的快乐。同时,学生也会自然轻松的认识很多汉字,学生的识字量,领悟能力会得到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和格调也能够在诵读实践中得到发展。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诵读经典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个人品质,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这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与效果,对于促进学生的完善发展都是一种促进。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能够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使学生能够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过程中,不断汲取精华,提升品质和认识,这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使诵读经典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形成一种教学常态,真正使学生能够在经典中吸收营养,受到教化,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二、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能够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弘扬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提升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国学诵读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置“国学知识园地”,在教师墙面上,张贴了经典名言,还可以设计古典诗词、《弟子规》、《三字经》、古代名人的小故事等宣传图片,在教室内单独开辟一片地方,放置这些经典宣传册子图片,这样,就可以营造出浓烈的国学氛围,能够激发学生诵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二)诵读千古美文,增加学习兴趣。

多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系的典故,能把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七步诗》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孟母三迁的典故。背“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诱导了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啊!”。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经典故事熏陶

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也很喜欢听故事,所以语文教师将国学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成语,对成语进行正确的表达,实现言简意赅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包括很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具体来讲比如三顾茅庐、守株待兔以及刻舟求剑等。

语文教师在成国学经典故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听说读写记演等形式,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训练,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任重道远”的意思就是身上背有沉重担子的同时还有很远的路程,具体来讲就是表示在很重的责任的前提下,还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目标。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小段时间来对成语的故事进行讲解,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国学经典故事成语的兴趣,还能够深刻的理解成语的道理,进而实现更好的阅读效果。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对成语故事进行讲解,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表演欲,亲身体会国学经典成语故事中的含义以及道理。

(四)摘录运用

古人有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如《孟子》:“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读到这样的句子,学生要摘录在笔记本上,除了要积累,还应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正确运用,达到知行合一。

(五)教师要做好诵读示范工作

在小学生的心中,老师都是自己的偶像,小学生尤其喜欢模仿老师言行举止,因此,作为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做好国学经典的诵读示范工作,通过这种示范,引导学生正确的诵读国学经典的行为。另外,国学经典是以古文形式呈现的,在诵读过程中,需要读准音,断好句,还需要能够读出感情,读出一定的境界,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能力水平有限,如果教师不做好示范诵读工作,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开口,更无法实现诵读的效果。因此,教师的在组织每一次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中,都需要做好示范工作,要能够先了解好文本内容,意义,要能够读出经典作品的韵味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引导学生的诵读经典活动。

总而言之,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鼓励学生的原则,允许班级中学生存在差异,并从结合差异采用标准句式引读、日常生活积累、故事模式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式引导。通过科学地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走向中学,走出大学,迈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国学小学生语文
“垂”改成“掉”,好不好?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