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启示

2020-12-07 12:30:08邓莉莉
北方音乐 2020年14期
关键词:克罗体态达尔

邓莉莉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瑞士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建立了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主要流向是幼儿园,“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学前教育的基本精神。达尔克罗兹关于体态律动、节奏、音乐感受、游戏性实践等的论述和实践,对今天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乃至明天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特点

(一)音乐与身体关系密切

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体验音乐、体验情感是其音乐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宗旨。达尔克罗兹相信,人的身体运动包括着对音响和情感反应的一切基本要素。因此,他的教育理论所追求的是当音乐课程学习结束时,不是能使学生说“我知道”了,而应该是学生说“我体验到”了,以此引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激活他们的情感世界,扩大他们的本能力量,并使学生能将这种力量迁移到生活中去。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追求的不是学生的安静和记忆,而是激发内在的感情和本体的能力。

(二)体态律动是必要手段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形成源于他在教学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一些学生对音乐中的节奏只是一种机械反应,他们感受不到节奏的流动感和表现力。教学实践的深入促使他逐渐意识到传统教学存在着音乐理论与音乐感受相分离的弊端。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的创造活动也紧密联系着体态律动这一核心内容。这三项内容整体的方法是先实践后理论,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运用他们的身体机能。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学前教育联系紧密

按照达尔克罗兹的儿童教育观点,在体态律动教学中,要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教师应尽可能去发现和研究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他们周围世界的自然节奏。达尔克罗兹特别指出,应注重研究儿童的游戏活动,将它们自然地引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这些思想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也符合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学习特点。因此,有必要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中注重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使用。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影响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国家层面文件的导向作用,我们发现,在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中,弹唱技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这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目前的钢琴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幼儿园实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钢琴课程教学时间短、学生练琴时间少

学生钢琴技能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钢琴教学工作。实际上,教师钢琴课程教学的时间存在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不断被挤占的现象。我们知道,较长一段时间,受到高考导向等影响,学生进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时钢琴几乎是零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在在校的两年半时间里,要学习多门技能课程和理论课程,时间有限。随着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学生钢琴练习时间也在明显减少。

(二)钢琴课程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如何让没有基础的学生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掌握弹唱,如何培养学生边唱边弹,尤其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学生从五线谱转到简谱,这里涉及到有效地教学这一核心问题,如和弦的标记和读法,包括认知和对键盘的反应等,又如应充分利用小组教学和钢琴集体课等多种教学形式。遗憾的是,受限于高职钢琴教师前置教育、院校基础条件等,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尤其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情等方面,教师着力较少。

(三)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不足、脱离幼儿园一线需求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特别强调钢琴即兴创作的练习,认为它以体态律动为前提,是节奏运动的延续、发展和补充。调查发现,幼儿园一线老师迫切需求的是即兴伴奏能力,而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通常仅有第五学期一个学期的即兴伴奏课程,学生反映难以形成即兴伴奏能力。没有形成能力,自然也就谈不上国家大力提倡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启示及其运用措施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既能兼顾到幼儿的特点,还能契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零基础”学习的现实需求,因而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一)重视体态律动训练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认为,节奏是体态律动的关键。达尔克罗兹告诫我们:在体态律动教学中,要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在达尔克罗兹的教学目标中,贯穿在各项教学活动之中的是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且是全神贯注地集中精神。可以说,体态律动的教学形式能够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的培养。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体态律动训练能够帮助他们感受情感、理解节奏、发展想象力等。

(二)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实践

丰富实践包括两类主体实践的丰富:一是教师这一主体,主要是做到熟悉幼儿钢琴感受与欣赏的水平与特点,明确培养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钢琴素养,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未来的师资。这与达尔克罗兹重视师资培养的精神是一致的,他认为要使公民真正能够深切感受艺术作品带来的震撼力量,就必须在优秀的教师指导下受到训练。教师应努力把握住幼儿和大学生学习钢琴的特点;二是学生这一主体,主要是做到注意利用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钢琴的兴趣,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对幼儿园钢琴使用场景、方式的感悟、理解。为此,教师可以多引入幼儿的儿歌学习场景作为对比,并利用好学生到幼儿园见习与实习实践。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高职学生在钢琴学习中遇到的较大困难是基础薄弱、节奏感差。但正如达尔克罗兹特别强调的,音乐课最重要的作用是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这不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儿童的本能需要,高职学生钢琴学习的重点仍应放在对儿童韵律感和结构感的培养上。按照达尔克罗兹的儿童教育观点,教师应尽可能去发现和研究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他们周围世界的自然节奏,特别是儿童的游戏活动,应将它们自然地引入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这一原则目前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高职院校来说,儿童的学习方式正是我们培养教师的重要依据,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恰恰兼顾了两者的特点,应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抓住美育教学规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在“教育建议”中要求“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等。这是对幼儿园教师艺术教育能力的明确要求,也是我们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钢琴技能的方向所在。

事实上,艺术教育遵循着自感受美到欣赏美再到表现美的客观规律。提升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抓住教学规律。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意义在于它无限的生命力,在于钢琴教师通过学习、借鉴,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钢琴集体课上什么内容看起来简单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和知识观,又如钢琴小组课和集体课分别培养了学生的哪些能力,这些能力能否与幼儿园教师所需的能力匹配等,不深入钻研是难以把握的。教师的思考、反思和行动,是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最好的借鉴和注解。

四、结语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因其对音乐学习的有效促进已经在钢琴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其进一步深入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理解、感悟逐渐深入,而这正是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应作为一种精神贯穿其中,教师把学生对音乐的亲身感受、体态律动的感知训练等作为基本内容,重视体态律动训练,丰富实践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对美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真正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助力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克罗体态达尔
以父之名
青年文学家(2023年1期)2023-05-30 17:08:38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运动精品(2022年3期)2022-08-12 03:00:52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迟到大王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中国自行车(2018年2期)2018-05-09 07:03:05
梧桐树的回忆
新青年(2018年3期)2018-03-16 20:40:56
克罗历险记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