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筝演奏效果对策研究

2020-12-07 12:30:08
北方音乐 2020年14期
关键词:指法古筝演奏者

刘 欣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迄今为止,古筝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我国一种发展传统的、特有的弹拨乐器,古筝声音优美,易于传播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吸引了诸多爱好者学习及研究。古筝作为一门以演奏为主的音乐艺术,古筝演奏是舞台艺术也是视听觉艺术。对于古筝爱好者而言,高质量的音乐会是实现舞台梦想的重要平台,也是增强古筝演奏能力的基础[1]。不断提升古筝演奏水平是每一名古筝学习者的追求,笔者由此对相关提升对策予以探究。

一、富有浓厚的演奏兴趣

演奏兴趣是演奏者演奏好一首作品的精神支柱,也是内驱动力。当古筝演奏者富有浓厚的演奏兴趣时,方会滋生出强烈的表演欲、表现欲,进而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古筝演奏技法训练活动中,主观能动性被充分激发。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下,演奏者针对多种问题能作出有效的、快速的思考分析,将演奏活动中紧张、焦躁等多种主观因素形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水平,进而更充分地表达出古筝作品内涵,和听众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提升对艺术产品的赏析效果。

以往国内外有很多优秀古筝演奏者确切地指出[2],若能构建出和谐的演奏气氛,则更有利于调动演奏者感官细胞,促成他们和古筝作品、听众之间形成更为积极的情感沟通活动。演奏者自身应该有构建宽松愉快演奏气氛的意识,并主动促进自身和观众交流、沟通过程。在演奏实践中,建议演奏者应尽量维持愉悦、向上、放松的身心状态,这种状态有助于演奏者更深度地挖掘乐曲作品内涵,且还能较为自然地调动听众赏析作品的情绪, 协助他们达成欣赏乐曲的目的,而自身也会以更为充沛、饱满的热情完成曲目演奏工作,演奏效果势必也会有所提升。

二、拓展对作品理解的深度,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

演奏者拓展古筝作品理解的深度性、表达出内在情感均是提升演奏效果的重要基础。

《乐记》[3]中有“凡音之起,山人心生也”,阐述了演奏活动能表达出个体内在情感因素,人与人之间能以音乐为媒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音乐。演奏古筝作品的目的之一是对外传递出某种情绪或情感,故而在演奏实践中,要求演奏者能准确、深度剖析作品的创作格调、主题思想、社会背景等,更为深刻地感知作品富有的思想内涵,还能更好地将其演绎出来,准确传递出作品的内在情感。这就预示着演奏者应持续提升文化素质与修养,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充实知识储备量。以上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演奏者在业余时间多品读与古筝演绎相关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创作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等;加强古筝作品格调的赏析,捕获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思路及特征等诸多信息,在持续了解过程中感知作曲家的音乐思想与欲要传递出的情绪情感[4]。同时,建议古筝演奏者要时常欣赏音乐作品,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视域范畴,建议多参与音乐会、讲学等,一方面有益于提升自身整体素养,另一方面能更为深度地感知作品内涵,采获他们独特的创造风格,进而为完美演奏作品奠定基础。若一个古筝演奏者做到的只是娴熟操作演绎技法,那么其不算是一个优秀的演奏者,仅是一个“匠人”。为保证古筝演奏效果,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持有精湛的技能,还要具有一定学识素养,这样方能以技法为支撑更充分地表现音乐、表达艺术存在即发展的内涵,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视听盛宴。

三、重视表现整体音乐要素

一些人片面地认为,音符、节奏及节律准确是提升古筝演奏效果的根本,而事实上指法、指序、音乐术语、音色等均对艺术作品演绎成效形成一定影响,演奏者对乐曲风格处理形式及对乐曲内涵的理解深度,均影响着古筝演绎效果形成一定影响。这就预示着演奏者应力争表现出整体音乐要素。

首先,不同流派、不同时期创作出的曲目,在指法序列上存在较明显差异性。比如,在我国不同省份,古筝演奏指法存在明显区别,浙江是快四点技法,山东是基于大拇指小关节进行快速的托劈[5]。现代古筝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很多指法,快速的指法序列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比如把左手移至筝码右端,两手演奏快速等指法序列组合等。

其次,音乐术语实质上对应的就是乐曲蕴含的情绪、表情、音乐性质、速度等,在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乐曲可能是抒情或内敛、哀痛或欢愉、快板或行板等,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作品的格调、韵味。在各个作品曲目内,其持有力度、层次表现有所异同,需要重注勾画横向层次变动情况,是柔软性的还是强劲有力的等,以上因素也会对古筝作品演绎效果形成一定影响。古筝作品演绎阶段为获得较高的音色,演奏者力争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强而不燥;二是弱而不虚;三是刚柔兼具。

最后,速度改变情况也是影响乐曲情绪产生程度的直接因素,这就提示在演绎古筝作品过程中,演奏者要予以不同速度提出的要求有较高重视,探析并感知创作者的意图,力争将古筝作品意境充分表现出来。

四、夯实古筝演奏基本功

如果古筝演奏者对演奏基本功未能扎实掌握,就无法达成完美演绎作品的目标。古筝作品演奏的成功与否,手型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提示演奏者在日常训练活动中要重视手型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维持两手处于自然下垂姿态,个别曲目要求演奏期间将手型维持在半握拳状态中。古筝演奏涉及的手型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7]:一是训练过程中需要维持演奏手指的独立性,禁止出现不同手指之间相互依赖的情况,以将各个手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二是训练期间,未参与作品演绎的手指要合理安放,切忌与和参与弹奏的手指形成勾、翘等情况,应在分析曲目特征的基础上自然下垂这些手指,从根本上保证其他手指弹奏节律与速度;三是训练时,要尽量减少或规避掌指关节塌陷情况,最好使手心呈半圆形,手指自然下垂,整个手型要维持五个指头抓球状,并维持相邻手指空隙的适宜性。总之,在训练古筝演绎技能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放松手指,以确保指尖能均匀、有力弹奏,取得最佳的演绎成果。

视唱练耳对所有音乐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演奏基本要件。音乐本质也是对声音的记忆、模唱、想象、创作或演奏。视唱练耳,就对通过对声音的准确记忆、模唱,来提升内心听觉能力,可以感知、辨识声音,进而可以细腻地对声音进行描绘和想象。所有乐器演奏都是音乐表达的一种方式,演奏传递出来的大多数音准问题其实本质上都是音乐听觉的辨识能力问题。

乐器演奏时,往往都要经历读谱、内心听觉排练、视奏、调整乐感四个阶段,听觉辨识贯穿全部,涉及节奏、旋律。乐器发音无时无刻不处在演奏者耳朵的监听之下,听觉就是校音器,当发音正确时就立刻得到肯定,错误时就会被否定或纠正。听觉能力强的演奏者,就会发现哪怕是一丝一毫的错误。而对错误保持苛刻的敏感和不放过,是演奏人员日常训练成长的最有效办法。如何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下面有几个建议:(1)循序渐进,准确性优先;(2)集中练习,专注解决错误(3)综合学习,培养内心听觉。

五、重视古筝演奏中的情感表达

在演奏古筝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追求演奏技法零失误,要不断强化乐曲演奏活动情感、意境的丰富度,将情感传递给观众、感染受众才是重要的。每一首乐曲富有的情感有别,或欢愉、或激昂、或凄凉。在演奏活动中,演奏者所呈现出的面部表情和与肢体动作,也是传递出作品情感、主观情绪的重要载体。一首优秀的古筝作品,其情感是丰富的、交织变化的。在不同情绪作用下,我们面部神情和肢体动作也会发生一定改变。故而,为提升古筝演奏效果,我们也可以将这些表情与肢体动作融合至演绎活动中[8]。比如,当某个曲目弹奏到愉快部分时,演奏者呈现出的面部神情也应该是神清气爽的,肢体肌肉紧张度也应有一定增加,跟随曲目旋律与呼吸节奏自然摆动,促进与曲目情感的和谐统一。而在弹奏到凄凉部分时,就应如唱歌一般演奏,以真实的情绪情感为支撑,此时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也会自然产生。

六、高质量的音乐会是提升古筝演奏能力的重要法宝

古筝是一门以演奏为主的音乐艺术,所有的能力都要以高质量的演出来展现。作为古筝学习者,舞台演出实践将会极大提升演奏能力,尤其是高质量的音乐会。每一个演奏者心中都有一个舞台,舞台往往是支持古筝艺术持续学习的强大动力。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为了台上的十分钟,演奏者不怕辛苦,不怕汗水,不怕误解,不怕寂寞,手肿了、又破了,结成了茧子。可以说,每一次高质量的音乐会对于演奏者都是一次裂变——身心的裂变和升华。

随着古筝教育和古筝演奏水平的提升,国内开始出现专业的少儿筝团、成人筝团,为广大古筝爱好者提供了更多、更专业的舞台实践平台和机会。相对一般的古筝课程,筝团一般会强调分声部练习,注重协奏、重奏的专业练习,注重团队协作,会有更多的专业演出机会,并可以和其他专业乐团进行专业交流,对演奏者能力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七、结束语

提升古筝作品演奏效果是一个漫长过程中,需要演奏者以浓度的兴趣参与到日常训练中,深读作品,感悟作品创作寓意,夯实基本功,保证指法的规范性与精确度,强调内心听觉的练习,并在演绎活动中融合真切的主观情感,参加高质量的舞台演出实践。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方能准确且充分地阐释作品内涵、提升演奏效果。

猜你喜欢
指法古筝演奏者
我终于会弹古筝了
手用指法髣髴①
—— 唐抄本卷子中记载的前代失传符号化琴用记谱法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戏剧之家(2022年17期)2022-06-16 13:38:24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艺术品鉴(2021年18期)2021-12-01 10:36:52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黄河之声(2018年20期)2018-01-24 12:04:48
第一次弹古筝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8
古筝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5
我的古筝之旅
学生天地(2016年26期)2016-06-15 20:29:39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黄河之声(2016年22期)2016-02-03 07:59:25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戏剧之家(2015年21期)2015-12-04 00: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