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秦艳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0093)
作为上海地域文化和江南民间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派民间美术在营造江南文化形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具体种类而言,海派民间美术囊括了包括雕刻、编织、绘画、织绣、灯彩等在内的多种民间艺术组织形式。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上海非遗”官方网站的最新数据显示,与“传统民间美术”相关的代表性项目共计34项,其中10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海派民间美术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非遗文化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弘扬江南地域形象、展示城市名片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时代的嬗变,海派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正不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现代传播媒介的拓展、制造技术的革新以及民众审美意识的转变,是新时代境遇下海派民间美术的传承转型与发展研究遭遇的新课题。笔者以为,“转型”是海派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将优秀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合理应用和演绎,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体系。笔者将以“传承转型”和“应用”为核心关键词,对海派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派民间美术正在经历着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中国民艺家潘鲁生先生曾在论文中明确指出:传统民间美术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发生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民间美术面临新的变革和新的选择,是一种必然。[2]民间美术的文化土壤、生产方式等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已经为其转型传承打下伏笔。如前所述,笔者认为“时代性转型”是海派民间美术传承活化的必要条件。尤其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它已经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作为群众性较强的美术表现形式,海派民间美术的创作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作观念的转型是民间美术传承转型的首要之务。在新时期的发展条件下,这一转型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我们要重视保留海派民间美术的优秀传统。经过悠久的发展历程,民间美术中所蕴涵的匠人精神、民族色彩和审美哲学等,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财富。创作观念的转型不是凭空而来的,对传统的珍视和研究是活化传承的重要前提条件。[3]其次,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现代元素融入海派民间美术的创作主题和形式技巧之中。适当地运用现代形式语言与表现技巧,当代生活、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海派民间美术的创作主题,从而拉近与当代受众的心理距离。再者,市场概念和艺术作品的推广意识应当成为民间美术家创作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的创作可以成为商业推广链条中的关键环节。芬兰美术家麦嘉·伊索拉女士以其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和商业头脑,将来源于芬兰卡累利亚地峡的传统民间剪纸图案进行传承创新,在世界染织设计领域获得极大成功。而这一成功的商业设计案例,离不开创作者自身所具备的市场推广理念。
制造技术、材料工艺和数字科技的跨越式发展为当代海派民间美术形式载体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新一代民间美术家可以借助当代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创作形式与承载介质进行改良和转型。[4]一方面,民间美术家可以运用更为节能、环保的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甚至尝试使用新的形式介质对传统民间美术主题进行现代演绎。另一方面,“维度转型”也可以成为海派民间美术形式载体更新探索的一种试验。通过合理规划和精心组织,艺术家可以赋予平面类的民间美术形式(如版画、年画、连环画等)以三维(或四维)的状态与样貌,创造艺术作品维度形式的新可能,反之亦然。这种维度的转型有望打破海派民间美术在民众心目中的固化印象,为民间美术的形式延展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虚拟现实、动态形象、互动媒体等这些新型传播载体已为当代文化艺术的表现搭建了精彩的舞台。可见,只有登上这班“时代号快车”,海派民间美术才能实现健康、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中,海派民间美术中的一些种类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民间美术由谁来传承?如何传承?这些问题都迫切地需要被研究和解决。从本质上来说,传承的核心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方式与观念的更新,则会对海派民间美术传承方式的转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就民间美术最为传统的传承方式而言,代代沿袭、家族式的口传心授是最具代表性的承继形式。然而,在技术传播媒介与渠道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下,民间美术家可以借助新型媒体更广泛地发掘人才、培育人才。从乡镇到城市、从家族内部到社区社会、大中小学,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兴趣、有志向、有潜力的民间美术爱好者,新一代民间美术传承人或许可以从他们之中诞生。当然,政府也应从经费补贴、场地支持、平台建构方面对海派民间美术传承方式的转型进程进行推进和部署落实,扮演好文化艺术改革创新工作的“稳定器”角色。另外,对海派民间美术进行梳理、整合,建立好数字化档案,是符合技术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经之途。留存好、保护好现有的民间美术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音频、访谈、文字档案等,构建海派民间美术“数据资料库”,将为其传承方式的转型提供坚实可靠的研究基础。
在中华民间美术大家庭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形式。由于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同一民间美术类别又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以“剪纸”为例,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官方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数字博物馆”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的“剪纸”项目共计53项,其地域分布既包括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包括中西部地区,还囊括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剪纸艺术形式。可见,民族性、本土性和地方特色,是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海派民间美术而言,如何突出“海派”特色是其发展策略转型的核心主题,这也是继续保持、弘扬海派民间美术风格特质的重点之所在。除此之外,民间美术家应当将目光从此地、当下转向国际与未来,通过对国内外同类民间艺术的考察和研究,寻找工艺技术的新突破。笔者以为,与国际接轨的创作观念和跨界式的融合与借鉴,将对海派民间美术总体性发展策略起到良性的刺激效用。当然,我们也应该以更为宽广的思维和眼界,从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与塑造地域特色文化的站位出发,将海派民间美术的发展策略转型与行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维来引导民间美术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5]
海派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它们中的许多艺术形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如年画、编织、彩灯、刺绣等,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间美术具备实用美术的一些特征。尽管某些生活场景已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海派民间美术独有的艺术魅力仍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与拓展价值。
与学院派艺术有所不同的是,海派民间美术具有原生性和技艺共融等特质,正是这些匠心独具的艺术表现风格,为当代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因此,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意象,可以成为设计家创作的灵感源泉。[6]在当代设计界,从民间美术走向现代设计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中国台湾设计家吴耿祯先生以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形象“抓髻娃娃”为原型,将其进行材质、图形、色彩的改良和再创作,同时依托“爱马仕”品牌商业运营获得良好反响。通过对于传统民间剪纸的研习,设计家可以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和观念,将中国民间美术的形象推广至世界时尚设计的舞台,以当代设计语汇将民间美术进行活化应用。这或许也是海派民间美术应用拓展的可行之路。
从海派文化中应运而生的海派民间美术,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沿承了开放融合的人文基因。尽管民间文化是海派民间美术的根脉,但这并没有阻碍其发展和变化的多元可能。可以说,包容性是海派民间美术的特点之一。将现代意识融入传统民间美术,可成为助力其转型与发展的观念引导。而这种转变可以从“主题内容”和“形式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切入,以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实现海派民间美术与现代观念的融合。以海派灯彩为例,民间美术家朱玲宝先生曾多次进行技术创新试验,进而实现工艺技巧的革新。创作者还借鉴西方现代雕塑的表现语言,对海派灯彩的造型设计进行改进,开创了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灯彩工艺创新之路。当然,传统与现代并非二元对立的概念,它们之间可以存在互相转化、互相依存的关系。创作者可以运用现代艺术的观念来表现传统民间美术的视觉形式,也可以施展传统的表现技艺来诠释现代的主题内容,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与融合。
在世界艺术与设计领域,民间美术正在成为越来越受人关注的热点。在许多国际知名的商业品牌设计中,我们都能看到民间艺术的身影。近年来,在上海文创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海派刺绣、剪纸、纸艺等民间美术元素频频涌现。海派民间美术已经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形象的金色名片。但是,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固守成规的观念将会阻碍海派民间美术的健康发展。从单一走向跨界,是勃发民间美术内在活力的可行之策。首先,材质转换可以成为民间美术跨界拓展的技术路径之一。例如,获得上海旅游纪念品大赛奖项的作品“夜上海灯具”,是创作者以上海剪纸为灵感来源,在保留剪纸图形造型特色的基础上对灯具材质进行跨界创新的成功试验。其次,创作平台从静态向动态的跨越,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广受好评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馆藏的大型多媒体动态视频投影作品《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笔者以为,在新媒体和智能互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海派民间美术的跨界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再者,民间美术与品牌设计的跨界交融也可以迸发新的火花。上海家化的“双妹”美妆品牌以老上海月份牌中的仕女形象为原型,设计者以全新的数字化绘画技巧和时尚的表现风格,展现了传统上海广告画在品牌形象打造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跨界融合是激发海派民间美术创新活力的火种,它蕴含着无限潜能和价值。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中外交流日益频繁,海派民间美术在国际世界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海派民间美术的衍生品屡次在大型会议、国际礼品、国际展览纪念品中脱颖而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间美术从“民间”走向国际的道路已经开启。但是,从本土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这两个因素。第一,民间美术家应保持对国内外同类艺术创作与研究领域的关注,将国际意识带入自身的艺术构思与表现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海派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江南文化艺术传承载体的优势。第二,海派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艺术审美特征等元素,是构成其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核心要义。因此,在民间美术步入国际艺术舞台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不忘坚守与保留民间美术中的传统精髓,传承文化根脉、弘扬民族艺术之魂。海派民间美术走向国际的过程,也将是对“中国制造”逐步迈向“中国创造”这一国家战略的响应和推进。海派民间美术既是城市形象的推广者,也是营建中国国际形象的参与者。提升民间美术创作的水平,增加民间美术衍生设计产品的技术含量,将对其国际化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在我国政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海派民间美术作为上海地域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前文所述,海派民间美术的传承、活化与发展应当与时俱进,适时进行转型与调整,以寻求更为辽阔的发展空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只有在牢牢把握海派民间美术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现代观念和技术工艺,方能从容应对时代挑战与机遇,彰显海派精神、展现中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