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芬
(贵州省水城县老鹰山街道老鹰山中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结束阶段,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各种实用性极大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培养程度会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接下来,本文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高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当然也可以实际体现在生活当中,因此,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与生活间的关系,挖掘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学习起来事半功倍[1]。另一方面,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初中数学知识虽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也实际存在于实践活动当中,如相似三角形当中,存在着边长不一、但三个角度都相等的情况,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实践当中认识相关理论知识,对教学活动帮助大。
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枯燥、抽象,且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厌烦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逻辑思维训练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将数学概念具体化和通俗化,引导学生进行逐步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容易错题案例,加强学生的读题能力。例如,在因式分解学习过程中,十字交叉法是一种高效率的计算方法,能够大幅度减少学生的计算量,有时甚至比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更有效。然而,在运用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问题,如符号错误、拆分方式错误、拆分为不符合中间项等,教师可以举出各种类型的错题,让学生对号入座,并给出正确解法,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改正。为了巩固学生的在错题中领悟出的学习方法,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完成改正后布置相关作业,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培养其判断能力,因为判断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且,学生的判断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其获取、筛选、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由此可见,判断能力的重要性[3]。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应当改变自身独霸课堂的行为,学会尊重学生个体、赏识学生,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尊重学生的爱好和选择。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上自主判断的环节,让学生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解题方法以及结果等正确性进行判断,促使学生养成先判断后做题的习惯,通过判断确定解题思路,找出关键所在,提高判断能力。例如,一道题目中,有已知条件“等边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60°”可知有效条件为等边三角形,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为60°,又如“因为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一个角相等,所以它们全等”由于题目中没有说明其中一个角为两条边的夹角,所以两个三角形并不是全等三角形。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对象,数学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学生抵触学习[4]。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固定形式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为学生讲解各种解题方法,让学生挑选适合于自己的运用方式,并跟据题目的具体类型实际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对于一些思维逻辑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不能抱着“朽木不可雕也”的教学心态,而是更为重视起来,因为这些学生都是班级中的学困生甚至是后进生,一旦成功完成对其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将会直线上升,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效率的帮助非常大。所以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以更大的耐心来教导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在培养前,教师要正视其重要作用到底时什么,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如将逻辑思维训练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以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