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洛乡科技文化信息服务中心,贵州 毕节 551806)
结合本人这方面的工作积累和体会,探索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基于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阐述了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向,对目前本地域群众文化工作作出如下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地方政府对于群众基层文化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较快,日益丰富多彩。但由于底子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当前大众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基层农村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不能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普遍存在滞后现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
很多基层农村和社区经费不足,有点经费也首先考虑修桥铺路,造亭办学,文化经费排不上队,文化活动开展受制约,许多文化社团活动群众自发组织占大多数。
许多基层农村和社区没有把群众文化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只注重短期效应,不重视长效机制的建立,工作中存在“做秀”现象,给基层群众文化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工作以人民大众为主体,重在全民参与、健康发展。就目前现状来说,群众的参与度还不够广泛,人们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广大基层群众的积极参与,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立足现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注入鲜明的时代特色,结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各类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准确把握其群众性、教育性和娱乐性,通过对观念、思想的大力传播,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从而促进基层群众内涵与素养的提升,为有效构建社会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发挥出繁荣社会,稳定民心,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巨大作用。
基层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指导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活动,促进群众娱乐文明,让基层群众在文明娱乐活动中得到有效沟通,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对调节参与者的思维、意识和一般心理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娱乐效能、宣泄效能和审美效能三个方面。通过良好活跃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娱乐和交流的机会,有效地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充分体现他们的自我价值,增加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基层群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形成和走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来源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通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开展,才能及时调整这些不利影响,要定期组织专业人员组织宣传科学健康的内容和音乐文化节目到基层演出。同时,要大力培育基层文化骨干,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新鲜血液,使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得到缓解。
群众文化是文化范畴上占据主流的地位,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物质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与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要使群众文化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刻不容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
基层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匮乏,尤其是偏远山区根本没有相关的文化建设施。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网络学习室以及娱乐棋牌室等,只有将各项文化活动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群众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基层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活动,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利用,展开一系列群众性活动,使得群众的视野得到开阔。例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猜灯谜会,春节醒狮舞会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
要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和长期性,文化活动制度必须完善。只有按照科学的制度规定开展工作,才可以保证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和基层文化工作者要积极拓展思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找准定位,争取以最少的文化资金投入达到文化整体的相对最佳状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以更好地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