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淑霞
楷书与行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种书体。在谈到楷书与行书的关系时,有人说“楷书和行书无先后关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术体系”,也有人说“行书就是楷书的快写”,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片面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中国文字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的,除甲骨文是汉字首创,是人们生活的写实,其他书体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我们要了解楷书与行书的关系,先要从它们的起源说起。
楷书起源于东汉时期,它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与隶书相比,楷书相对较为简化,因其字形规整,适合作为初学者的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从目前保留的书迹来看,最早的楷书是被称为楷书之祖钟繇书写的楷书。楷书虽然在东汉时期已经有萌芽,但是真正文人化的楷书的出现还是在魏晋时期。
行书也是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宣和书谱·行书叙论》说:“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间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则谓之真行,兼草则谓之行书。”这是说,隶书成为古体字以后,隶法已经过时,楷书过于拘谨,而草书又过于奔放,介乎这两者之间于是产生行书。行书兼有楷书的,称为楷行书,兼有草书的则称为行书或行草。可见,行书是吸取楷书、草书而形成的一种书体,或者说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直到东晋,王羲之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行书方始盛行。
从楷书与行书的起源,我们知道楷书是由隶书转变而来的,行书是吸取楷书、草书而形成的。同时,楷书与行书的形成时期有着重叠,说明它们是相伴而生的。
作为文字符号,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隶书,其符号意义、形态已基本定型,其他书体都是为方便应用对其进行简化处理,只不过有的处理幅度过大,难于辨认,如草书。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成,横平竖直,更趋简化,易于辨认,但仍存在书写速度慢的不足。行书则避开了草书和楷书的不足,采取折中的书写方法,成为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视性结构,从而达到既能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使用目的,便于文字信息的交流。
综合来说,楷书与行书同宗同源,都是文字符号的表现形式,可以说行书与楷书有着承续关系,行书具有紧粘楷书的特点,但它们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都有各自独立的学术体系,只是楷书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
楷书与行书是两种不同的书体,它们在结体、用笔和章法上各有独特的风格。
楷书对点画的摆放要求非常严格,用笔上讲求“中锋行笔”。行书在用笔上根据写意抒情的需要往往兼用多种笔法,用中锋立骨,用侧锋生姿,有时还可使用偏锋,以求得异样的效果。
从表面上看,楷书的点画是静止的,点画之间的呼应感不很明显。行书运笔的速度快于楷书,表现出诸多风姿。当然,行书的快写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内容情节和写意抒情的需要,靠临场发挥来表现。
楷书的线条相对简单,横平竖直撇捺斜,方正规整,情趣表露得有限。行书的线条则是曲直兼备,以曲为主,追求线条的多姿多态,既满足实用、易识的需要,又满足艺术审美的需求。
书法艺术讲究笔意连贯,直观上看,楷书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看不出直接关系,笔意多表现为看不见的暗连。行书则强调字和字以及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笔意显得外露,既有看不见的暗连,又有看得见的明连,还有虑连、笔断意连。
楷书书写时要严格体现文字原型,不能随意精简。而行书可以对文字结构进行调整,甚至可以删繁就简地处理文字。当然,文字结构的简化不能随意,应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则。
楷书字形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彰显出端庄、严谨之美。而行书书写时,笔顺有所改变、结构有所删减、笔意连带外露,又在章法上讲究疏密对比,重在写意抒情。
楷书行列齐整,美在工整划一、严谨有度。行书则重点考虑纵向诸列之间的气息贯通,兼顾横向诸字是否成行和气息流通,纵看有列、横观无行,纵向气息贯通,横向字字关照,写意抒情天然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