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
在地理学习中,掌握地图是至关重要的,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可见,正确使用地图的重要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重点通过地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其中读图、析图是根本,其他活动都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的用图能力。那么如何通过地图活动,让视听的冲击,脑海的激荡,燃起孩子们学习地理的火花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要求学生,课前要准备好地理图册,课堂上老师要将地理知识融合在地图中,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去发现地理问题,进而运用地图去解决问题。要让他们感觉到离开了地图,学习就摸不着边,从而养成用地图的好习惯。
其次,要重点帮助学生学会读图、说图、绘图。
一、会读图
(一)读图的步骤
第一步读图名,弄清楚这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地图;第二步读图例和注记,明确各种符号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区、路线、事物等,可能会在地图上被特别的标记并在图例中有显示。第三步根据需要查找地图。结合所学到的知识,分析从这幅地图上得到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
(二)读图的方法
1.读地理事物的顺序
A.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图。例如:《大洲大洋的分布》,可引导学生先认识一个大洲,再观察这个大洲的东西南北方分别是什么大洲或是大洋。B.按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读图。例如:《大陆漂移》,再配上flash动画,引导学生观察2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有几块?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地球上的大陆又是怎样的?通过观察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C.按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顺序读图——把零散的地理现象连成一个整体。例如:《经纬网地图》①先确定哪是经线哪是纬线?(横纬竖经);②再确定哪是东经哪是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哪是北纬哪是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可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相邻的两个数字,看它们变化的规律,找出差值,推出没有标度的经纬线,再看增大或减小的变化根据东大东经,西大西经;北大北纬,南大南纬。得出东西经和南北纬。D、地图中往往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字体,有的字是横排,有的是纵队,是横着写的要从左往右读,竖着写的要从上往下读,字体大小一样的才能连起来读。例如:《世界地形图》中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和安第斯山脉,多数学生都易把它们弄混。
2.读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用联想法识记
例如《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头、云南省----孔雀、黑龙江省----天鹅、广东省----大象头、陕西省----跪俑等;组织学生精读细看反复识记,形成空间观。
3.读地理事物的异同、变读、练读地图、局部地图和整体地图
如下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和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资料图,先根据月平均最高温和月平均最低温出现的时间,判断出南北半球,从而得出冬季和夏季,再而判断出其气候特点。
4.读地理事物的规律
例如《等高线地形图》,首先,掌握等高线图的特点:同线等高,即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等;同图等距,即同一幅图中,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其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给出景观图,让学生认识山体不同部位的形态特点,重点区别山脊和山谷,山谷的特点是中间低,两侧高。山脊是中间高,两侧低。②结合景观图,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在图中找出相应部位的等高线特点。山谷和山脊区别:
A、切线法。过脊线或谷线ED上一点A作DE的垂线BC,图一中中部的A点海拔低,两侧的BC点海拔高,故ED处为山谷;图二中中部A点海拔高,两侧的BC海拔低,故D处为山脊。
B、高低原理。“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即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二、会说图
就是要把“哑图”变为“活图”。通过观察地图之后,说出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位置以及与之相邻的地理事物,并分析其自然条件和发展经济的条件,最后,让学生把看到的地理事物经过自己的的思维整理后表达出来,从而达到“看图说话”。例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资料的判读》,什么时候说高温?怎样才算寒冷?什么情况下可以说多雨?如何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呢?我们在描述气候特点时,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气候特征=时间+气温+降水,描述时间时,如果季节变化小,用全年表示,季节变化大,则用冬季和夏季区分;对气温的描述,如果气温大于15℃用高温,小于0℃用寒冷,大于0℃小于15℃用温和;对降水的描述,当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多雨,小于30毫米为少雨,如果在50毫米上下时用湿润。如地中海气候资料图:在图中气温曲线上我们看到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差别很大,我们描述时间的词语可以分夏季和冬季,气温最高在20℃以上,夏季描述为高温,最低是在0℃以上,15℃以下描述为温和;再看降水,夏季的降水低于30毫米描述为少雨,冬季的降水在100毫米以上,描述为多雨。综上所述该图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最后,孩子们学会了看图后,还要对孩子们进行绘图、填图训练,我在地理教学中,常把板图引入地理课堂,老师要边说边画,以简化并美化了的板图,再配上多媒体展示地图,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以地理教学基本功去感染他们。先让孩子们模着画,然后照着画、默着画,最后,繁画简、图配文。这样循序渐进,形成图像记忆。在填图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们要注意字体的大小一致,书写要规范,间隔的距离要相当,位置要准确。通过精读细看反复说和画,直到将地图印入脑海,方能随心所欲,灵活运用地图。
总之,地理课堂上通过合理的地图活动,让孩子们眼、耳、手、腦并用,把思维过程表现出来“探究-发现-设问-解疑”,——“原来地理学习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