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

2020-12-06 10:49李峰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规范美的

李峰

什么是审美能力?在一般的理解中,审美能力是在种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引导下,对现实或艺术中的对象进行审美发现、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的能力。事实上,在我们的审美教育中,往往是将一定社会普遍认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告诉学生。也就是说,我们往往会告诉学生,现实和艺术中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其实质是我们在按照一定社会的审美标准给对象贴上不同的标签,让学生对之加以接受和承认。这是我们社会最为常见的审美教育方式。什么是美?美在何处?这本身就是美学中最难以解释、也是最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

审美教育不可避免要涉及主观与客观的问题,在实践的层面则会影响到相关策略和方法的选择。美在客观,还是美在主观,抑或是主客观的统一,但事实上,我们的审美教育常常是将美归为客观的一方,主观或人的一方则并非来自学生的主观感受,而是教育者所强加和给定的。我们给一些客观事物和行为贴上了美的标签,强地让学生对之承认和接受。这种审美教育的方式自然颇受腹诽和批评然而,对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教育作为一种国家行为,总会将一些主流的意识形态强加给对象学生,这种现象中外如是,古今皆然。在一定社会中,形成一种普遍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维持主流标准的恒定性,同时也是维护了一定社会的稳定性。

什么是创新能力呢?首先,其核心应该是“新”。因此,包新能力是创造新观念、新事物、新方法的能力。当然创断能力具有不同的程度,依据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力的大小可以形成不同的等级。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享受创新的成果,可是自己并没有多么大的创新能力和包新性的贡献。在任何社会中,创新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培养和发挥社会成员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功能,尤其是作为发展人的精神意识、知识学问和技术能力的教育,更要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依据普遍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对审美能力的理解,并不具备严格的发现和创造性。但如果将其定义为发现独特之美的能力,则已经接近于创新的意义了。因为这种独特的发现的结果,并不一定被其他人所认同,而且超越了既有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即便没有完全超越,也应该在审美观念和规范与现实和艺术中使之产生新的联结。在这一意义上,审美就有了独创性,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就出现了一种形式的统一。

其次,一次具体的创新行为和成果被认可,引发了原有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发生变化,甚至导致了新的审美观念和规范的产生。任何事物只有在规范之内,才可能被最限度地认同,而规范之外的事物则容易受到排斥和批评。但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函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中国隋唐以后被认为以胖为美,在今天这个时代则受到拒绝,被认为是形的,因而也是不美的。规范的外延会不断地变化和拓展,从而使得我们对新异事物的容受性得以拓展。这样,审美就完成了与创新的统一。

再次,审美与创新,人所共需。人类社会面临着两大主题一继承与发展,美术教育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应对这两大主题。继承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各种有价值的观念、形式、方法和规范,如果它们与美学意义发生关联,相应地,在美术教育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课程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主要目标之ー。具体而言,我们需要通过美术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一些美的法则,如对立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的律等,以及这些美的法则与个人情感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当然,也需要考虑这种审美观念和规范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由于不同司时代、民族、年岭、阶层而体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与规范的差异。在具体的美术教育行为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可古典美的价值,同时作为对未来社会审美观念和规范的影响和輻射,还应该让学生扩大对业已发生的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价值的近现代艺术现象和作品的认同感。现阶段的美术课程及其教科书所反映出来的实际,表明我们已经承认了一些近现代美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观念和趣味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主流的美术课程观念已经承认了近现代美术所创造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发展则意味着我們必须立足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为人类的历史做出属于我们时代并能运用于未来的新的贡献,这些新的贡献包括新的观念、形式、方法和规范。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超越规范、大胆创断。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所谓创新意识,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思考如何与众不同,而且这种与众不同不是唱对台戏式的故意反叛,而是在结果和效益上要比既有的更好,形式上更新颖。这种意识如果形成,将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我们知道,儿童绘画的发展会从涂鸦阶段进人到图式阶段。所谓图式,就是用一种比较概念化的图形表示一些客观的事物。进入到写实期后,绘画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再现,即自求逼真地再现事物。模仿依然是重要的手段,但这种模仿的指向是客观现实。如果模仿针对的是共同的客观对象,那么,其创新性和个性的凸显会存在美术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育中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教学的两种基本指向。但这两种能力并非完全统一,甚至存在着一种对立性,或者说,我们社会普遍认同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告诉学生什么东西是美的时候,可能压抑的正是创新能力,而反过来,当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的时候,实际上又可能对社会普遍认同的审美观念和规范造成了破坏。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审美能力拓展为包括发现独特美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成果被逐渐地认同,拓展我们的审美观念和规范。因此,在美术教育中,也需要通过对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调,对应继承与发展这两大主题。

上面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了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对立的,但这对“冤家”却并不路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统一的。美术教育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规范美的
论姜夔的书法思想及其审美观念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