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杰
摘要:从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文章重点对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機制进行了探索。企业和高校可通过深度融合机制,实现企业精益生产和高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首先,企业精益精神培养前置,融入学生日常教学,实现思想互通;其次,教师下企业锻炼、企业技师到学校,指导教学常态化,实现人员互通;再次,校企共建实训中心,把企业员工培训前置,实现资源互通;最后,双方共同制订弹性化学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制度互通。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能很好地实现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赢局面。
关键词:精益生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制;职业教育;融合互通
中图分类号:C829.23 文献标识码:A
精益生产是现代企业相当关注且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1]。该模式以强化成本控制、增加客户满意度、减少产品库存等为核心要素[2]。企业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来增加综合市场竞争力,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生存空间。该模式施行的关键是员工精益思想的培养。所有的员工必须要有获取并运用精益知识的意愿,学习并参与精益培训;同时公司也需要找一些专业的资讯公司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培训,企业也可以利用精益专家领导精益进行自我变革。但必须要保证企业的每位员工能够彻底理解并掌握精益生产思想的精髓,并且能够把精益生产的思想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员工素质千差万别,工厂的岗前培训,由于时间短、任务重,主要培训安全注意事项、岗位技能的熟练度,很难保证精益思想的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侧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很少涉及精益思想的培养。而精益思想恰恰是企业最需要的员工素质。企业需求的人才规格与高校人才供给规格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本文结合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到郑州YTKC有限公司实习的契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对企业精益生产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度融合进行了探析。
1 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模式概述
精益生产模式是在原材料供应、生产管理、生产运行、产品流通等环节进行革新,使企业产品生产供给系统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并使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品流通等环节一切无用的、繁杂的东西被删减,最终实现包括原材料供给、产品供给、产品流通等在内的各方面达到最优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精益思维是精益生产的精髓所在,包含精益设计、精益管理、精益生产、精益流通、精益供应等方面。郑州YTKC有限公司是集大中型客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客车制造企业。是我国客车企业规模最大、技术最好的大型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公司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虽然能保持公司的基本运行。但是公司要做大做强就必须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实施更加先进的精益生产模式。精益生产在郑州YTKC有限公司推行实施,精益思想在公司的普及会有不小的阻力,循序渐进的推行方式很有必要。与高校合作,培养和储备具有精益思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首要的环节。
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现在,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自主培养和合作培养两大类。
2.1 高校自主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这种培养方式占主流。即人才培养全过程由学校自己完成,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配备等整个培养过程都是由学校自己来完成或者学校自主培养两年、最后一年学生自主实习,整个实习过程学校处于监管真空状态,学生培养交给社会,学生自寻实习单位[3]。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是采用的这种自主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需要企业二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差距很大;二是学校培养人才成本高,所有费用由学校单独承担;三是学校培养方式单一,只注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养,与企业工作环境接轨性差。故此,学生两年后去企业实习,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企业的岗位技能,企业精益生产思想更无从谈起。
2.2 传统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这是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模式。学生在学校培养2年,最后去企业实习1年或者学校培养1年、企业实习半年等。这种合作模式仅仅是停留在学期交替衔接的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培养学生上没有实质性的合作,除了学生资源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流动之外,没有其他资源的流动性互补。因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传统的校企合作的模式,大多数停留在形式上,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2.2.1 企业都有各自的产品生产周期规律
企业核心目标是盈利,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因为订单量的高低起伏,必须要相应的调整企业员工数量。由于订单量变化带来的企业人员的增减周期是无法准确预知的,所以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无论是“2+1”模式,还是“1+0.5+1+0.5”模式,都要求企业有固定时间接收学生。这就导致学校的固定学期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生产周期很难匹配,导致企业有时积极接收,有时不愿意接收,整个合作过程很难良性可持续。
2.2.2 合作模式不够深入
即使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也仅仅是学校培养自己的学生,企业培养自己的员工,缺乏有效的合作。普遍现象是学生在校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实践学习为辅。学生的技能远远达不到企业上岗要求或与企业需求的技能不相符。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汽车企业,对员工技能要求很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越高,企业前期的培养成本越高。比如郑州YTKC有限公司的生产环节中,油漆喷涂岗位、焊接岗位、装配岗位等上岗前的培训费用3000~4000元/人,而培训周期至少需要20~30天,加上企业培训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不考虑时间成本,每名学生上岗前企业至少要投入5000~6000元。
2.2.3 高校以通才培养模式为主
对于学校而言,不是不愿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而是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注重的是通才培养。如果要培养专门人才,培养成本会显著提高,而且学生的就业面也会变窄。专才的培养相当于精细化、定向化、标准化培养,需要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设备设施等,培养成本显著增加,大多数院校力不从心。因此,企业精益生产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模式是校企共同关心的问题。
3 企业精益生产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深度融合探索
通过在郑州YTKC有限公司近一年的驻厂学习调研,对于企业精益生产与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实现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3.1 企业精益精神前置,融入学生日常教学,实现思想互通
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而言,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实现精益生产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其核心是人的精益思想培养,让每位员工具有精益精神。精益模式的规章制定和实施可以通过一纸红头文件来传达到每个科室、车间、员工,但是要想把精益思想深入人心,可不是一个红头文件就能实现的。因为员工素质千差万别,而且生产车间核心任务是生产,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去对员工进行思想培训。因此,最好的模式是员工入职前就已经具备了精益思想。人的精益思想的培养恰恰是高校的长处。通过企业和高校的深度融合,把精益精神培养前置,融入学生日常教学。既可以满足企业对员工精益思想的需求,又可以实现高等职业院校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第一,以企业为中心,高校为辅助。把企业具体的精益生产模式的标准和要求制定出来。
第二,以高校为中心,企业为辅助。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学生毕业结束,把企业的精益生产思想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让精益思想成为每个学生的共识,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高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由于许多高校教师都是通过招聘从学校来到学校的,缺乏企业精益精神的体验和认同。因此,高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实习,成为一种必然。而且至少要在企业一线工作半年以上,才能对企业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让企业精益思想深入到老师心中,进而才能培养出具有精益思想的学生,实现双方思想互通。
3.2 企业技师下学校,指导教学常态化,实现人员互通
为了更好实现人才校企的共同培养,企业和高校之间实现人员互通,是很有必要的。高校教师可以顺利实现下企业锻炼,企业人员也可以到学校教学或指导教学。让学生既能接受到教师的教育,也能接受企业技师的指导,实现人力资源互通。
3.3 校企共建实训中心,把企业员工培训前置,实现资源互通
把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前置,培训放到高校的校企共建实训中心。学校提供实训室、设备、管理人员;企业提供耗材(企业产生的下脚料)、专用实训台架设备和试验车辆等。首先把企业培训内容融入整个学生日常教学中,然后针对上岗不足的地方,再进行加强集中培训。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实现资源互通。
3.4 共同制订弹性化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制度互通
校企实现制度互通,主要指在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学时前提下,共同制订弹性化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固定学期制,以寒暑假分割成固定的不同学期。这与企业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人才量的需求很难匹配。因此,必须制定弹性的学期制,并不以寒暑假为分割点,根据企业生产的岗位需求做前置调整。因为学生在具体岗位的锻炼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首先保证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其他时间高校穿插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共同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以企业需求为索引,以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为中心,培养学生后备潜质。学校赢在培养出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企业赢在降低培训成本,得到高素質人才,更有利实现精益生产;学生赢在专业技能提高和获得理想的工作。
4 总结
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实现。双方的共赢点、互补点有很多,需要双方领导在观念上沟通协作认同。
双方共赢点:第一,企业得到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学校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第二,共建实训。企业可以把员工入职培训和精益思想的培养前置到学校,省去了员工培训环节的前期投入;学校通过共建实训室,提高了实训室建设标准,提高了实训室利用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双方互补点:第一,企业发挥了自己善于管理和精益生产优势,能提供大量的不同的实习岗位、边角料耗材、专用设备。这些对企业来说几乎就是零成本。第二,学校能发挥自己善于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生资源丰富素质高、附加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双方痛点:第一,企业痛点是入职学生离职率高。第二,学校痛点是学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但这些痛点都可以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得以妥善解决,如:把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纳入入职学生的考核指标、签订劳动合同、购买工伤保险等。
因此,汽车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双方的共赢点和互补点很多,痛点也可以顺利得以解决,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能很好地实现企业、高校、学生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劲松.通力公司精益生产研究[D].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单位,2008.
[2] 詹姆斯 P.沃麦克,丹尼尔 T.琼斯,丹尼尔·鲁斯. 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李爱民,夏鑫.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7(1):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