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孝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强调,要把1+X证书制度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结合起来,实现“1”与“X”的有机衔接,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将1+X证书制度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融合,成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的必要性
(一)具有共同的价值导向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高职院校“理论+实践”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充分将学生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学会知识”与“熟练运用”之间依然存在距离。从价值导向来看,技能培养则是将学生从“没有问题”的学生转变为“有问题”的从业人员,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表征来看,职业院校的实践课程属显性技术知识,只能使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对虚拟的项目加以理解。然而,真正的技能则属于隐性知识,教师无法直接传授,学生必须在具体、实际的项目训练中实现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实现由简单模仿到熟练操作的变迁,从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X证书制度正是解决职业技能问题的良药,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导向。
(二)具有共同的供给需求
当前,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各大企业竞相引进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能够通过提高学生的个人技能和综合素养,满足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而1+X证书制度引进了社会化机制的“X”,就是为了加快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结合,推动专业与职业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企业行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三)具有共同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技术化和职业化特征,是为行业培养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不仅要让即将入职的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技能,同时还要考虑职业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继续学习的能力。1+X证书制度不仅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更关注学生的“1”(学历教育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1+X证书制度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
1+X证书制度提出重视“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更多关注“行动体系”,它要求学生“两条腿走路”,在注重知识理论层面的同时注重工作过程,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职位需求,这也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在1+X证书制度下,优化和完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技能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融合
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关注与职业发展的衔接上界定专业的‘职业面向”。高职院校一般将专业教学标准的目标设定如下: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本专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更加关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关注职业技能训练。在职业技能标准中,技能等级划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根据职业技能标准进行职业能力评定。我们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进行比较时,可对接“双高”院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以标准为底线,以证书认证为抓手,分年级对照分析专业教学标准及目标,促进专业教学标准的规范化,使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目标分阶段并轨,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人才培养标准。同时,将教学目标从注重理论知识向注重工作过程转变,在关注岗位技能培训的同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由此,我们可将培养目标规划分为专业定位与职业发展两部分。
1.专业定位遵循“面向定位”原则。学校以行业或职业领域的需求为目标,在专业教学标准中加入“职业面向”分析,把“应用人才+复合型人才” 转向“服务面向定位+职业能力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的“三定位”综合培养目标。例如,我们可将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从“熟练运用XX软件”转变为“符合XX岗位需求”,将其职业需求分技能和模块创设职业场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职业发展落实“预期参照”原则。根据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相关规范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原有职业发展目标的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基础上,建立预期发展模型,增设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学校应当参照专业认证标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价值引领和专业思政教育,保证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技能导向的教学计劃优化
传统的教学计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学计划与岗位任务关联度较低,常规的教学活动以知识讲授为主,缺乏职业活动计划与工作过程的教学。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公式等进行传授,但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训练完成,训练的载体是任务、项目等具体实践活动。
1.重构技能化教学计划模块。学校应重构课程框架体系,将项目与课程融合、理论知识与工作过程融合。例如,计算机专业可构建“通识课程(思政、体育、健康教育、军事理论、文学欣赏、大学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公共艺术教育、素质育化项目等)+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限选)+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五大模块体系课程,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牢固的知识基础,并掌握基本技能。学校将技能与实践渗透到课程中,将理论渗透到项目中,将课堂转变成项目情境,建立融合“基础计算机+拓展软件+专业计算机体系”以及“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就业指导+第二课堂实践”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计划。
2.设计技能化教学课程计划。传统的课程缺乏系统的职业工作过程,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各模块间的知识和技能点联系不够紧密,应用性和针对性有待检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用“三三三”系统来设计课程,即“三模式、三模块、三体系”。“三模式”即先理论后实践、先实践后理论以及理论实践同步的三种模式。其中,先理论后实践是课程结构中最常见的模式,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先实践后理论是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式,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实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建立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通道;理论与实践同步是职业教育的最优化课程模式,教师将知识串联到实践中,以项目和实践的难易作为课程的递进标准,将整个课程划分为多个项目,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形成技能。同时,建立梯度递进的项目课程组织模块、校内实践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模块以及第二课堂劳育模块的“三模块”体系;课内实验实训+独立实验实训课程+集中性训练环节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专业见习+综合实践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体系以及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活动体系的“三体系”,提高项目实践与技能训练比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必修技能课与选修技能课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不再是固定的模式,工作岗位分工越来越精细,单一的“必修+选修”课程结构已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为此,学校应当在通识课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性格、年龄和性别特征,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划分,从工作任务到课程方向、课程模块、课程组合进行重新分配。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的模式,设置“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多个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拓宽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学生“一专多能”的多元发展。
(三)优化职业技能导向课程大纲
学校依据技能逐级提升的要求,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准备大纲清单。其中,课前清单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教案、授课计划、课程学习指南、材料购置计划等;课中清单包括:教学课件、实训室规程、设备操作指引、引导文、任务单、作品指导材料、检查表、记录表等;课后清单包括:教学反馈表、学生档案表、工作量分工表等。学校建立课程管理体系,将课程大纲与管理体系融合,做到有痕管理、无痕监控。通过课程大纲将职业技能有序融入课程,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保障教学和实践操作效果。
实践证明,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企业适应性和吻合度,可以稳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和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L—2020—103)、2020年度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职业院校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SLX2020277)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张德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