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网球运动的有效途径

2020-12-06 16:04:51唐小松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唐小松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球在国际体育赛事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了解网球,喜爱网球。而且很多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也逐渐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在学校内建立了网球社团、俱乐部等。新时期,教育部对于网球运动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限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的网球教学仍然存在问题,难以落实全面综合培养。

一、新视域下网球运动教学原则

第一,现代化原则,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网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各方面教学需求,还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第二,个性化原则,在网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网球基础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守个性化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心理方面特点进行科学教学,全方位覆盖所有学生,提升教学质量。第三,开放式原则,网球教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教学,需要具备一定开放性,在新时期,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感受到网球运动的乐趣[1]。

二、当前高职院校网球运动教学现状

(一)课程人数较多

当前高职院校中的网球运动教学,仍然存在大班教学的情况。虽然大班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职院校的网球教学压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选到网球课程,但是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难以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不仅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长此以往,学生还会逐渐失去学习网球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体育运动其本身特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网球运动教学仍旧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活力四射的阶段,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其运动需求,以及对网球学习的好奇心,枯燥单调的课堂学习,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

(三)缺乏科学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网球教学中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评价考核标准和方法,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基础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速度和学习进度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考核标准存在一定不合理性[2]。

三、新视域下网球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新视域下,要求体育课程教学要具备一定全面性,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网球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基础能力进行分层教学。

在应用分层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明确分层教学的目标,充分掌握当前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网球基础以及兴趣等,通过对学生情况的考察以及学生自身意愿,将班级整体划分为初学者与提高者两个层次。处于初学者而言,包括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都较弱的学生,另一种是身体素质较好,但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网球运动的学生。因此,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高职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并着重对其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其身体素质训练的指导,帮助其先提升身体素质,才能够更好的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而对于已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组,进行小组对打训练,强化步伐以及找点练习。教师需要尽量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进而提升对于网球课程的期待,增加学习网球运动的积极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高中时期那么大,而且身体素质也处于比较好的年龄阶段,此时学生对于很多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都不再压抑,正适合进行运动学习,也有充足的时间培养运动兴趣。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种身心特点,以及当前网球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不难发现进行网球教学改革的最主要策略就是丰富教学方法。

第一,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前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法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声音、视频、图片等将相关技术动作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播放视频的时候,还能够通过慢放、暂停等逐步细化分析复杂的动作,将动作要领一一讲解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进行“正手击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整个技术动作进行分解,并将准备、站位、引拍、击球和随挥等部分制作成分段视频,教师可以一边慢放视频,一边对其动作进行讲解,让学生依次进行模仿,教师在旁指导。

第二,借助体育历史,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无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爱听故事是所有学生的普遍特点,单纯的技巧性讲解,难以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相关体育事件。例如,适当地加入网球或者其它类似运动的体育历史故事,或者带领学生观看我国网球运动员表现优异的赛事,还可以介绍著名网球运动员的生平事迹以及为网球运动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如李娜、阿加西、纳达尔等等。以此增加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感情,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德。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热爱之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网球的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网球运动。

第三,通过比赛游戏,活跃课堂。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在于“竞技”二字,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胜负欲望较为强烈的年龄段。因此将比赛、游戏等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能够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网球运动的乐趣所在,增加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对抗赛,比赛的项目包括单打、双打等多种形式,在比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够对学生的实战技巧进行训练,并且教师需要在赛后,对学生的技巧、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和指导意见。除此之外,还可以和其他网球班级联合组织比赛,在赛前,教师还可以对自己班的学生进行技术以及战术方面的指导,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仪式感。

除上述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课后多进行网球练习,还可以鼓励实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校内网球比赛、社团等,对课堂教授的内容进行交流学习,以防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缺乏网球训练而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三)进行科学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进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对所有学生都进行同样的定性、定量的评价。在新视域下,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因此相应的教学考核也应该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在高职院校中,不同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等存在一定差异,在分层教学的情况下,不同水平学生网球运动的学习进度也不同,因此不能采用同样的考核标准和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内容建立科学、公平、合理的评价指标。下面以初学者为例,其知识考核目标应为网球基础知识,技能目标为能够初步掌握正反手底线击球等基础技术。对于高层次学生而言,知识目标应为了解基础知识和判罚规则,技能目标为掌握全部技术,并且能够熟练应用至少两项技术[3]。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开展网球运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以及相关体育教师需要以新视域为指导思想,充分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运动环境,进而促进高职院校网球运动发展,落实素质教育以及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