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设想

2020-12-06 16:04:51姚春姬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姚春姬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引言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对于革命老区如何利用特有的红色资源结合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官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乡村现代化建设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具有相互促进的重要意义,红色旅游能够推广乡村特色产品,重塑乡村形象,打造乡村品牌,促进乡村经济转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有助于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完善红色旅游生态环境。通过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去助力乡村振兴新使命,讲好乡村红色故事,书写乡村红色文章,提升经济短板,补足精神之钙,实现总书记多次提到的心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一、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意义

(一)品质升级,质量提档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宣传形式,日益成为了全域旅游的隆起带。以此为基础,我们以乡村现代化作为重要依托,提升红色文化旅游占比,实现旅游品质升级、旅游质量提档,去做大做强乡村红色旅游蛋糕。如在革命老区村镇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弘扬和教育民族精神,同时与周边旅游资源无缝对接,进一步激活民宿、农家体验等配套的产业,创建全国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范本。通过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创建抢占先机,精准寻找发展红色旅游的关键点,力求突破,则未来前景可期。

(二)因时而变,促经济腾飞

红色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期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革命老区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实现“乡村振兴+红色旅游”,能够因时而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老区人们建设革命老区的力量源泉。从旅游视角看,游客对于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欣赏自然景观之外,游客更需要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实现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以使乡村旅游业态更加的丰富多彩,满足旅游消费群体的需求。从乡村发展的角度看,乡村文明的全面复兴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红色旅游不仅为老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商机,还会重塑中华文明,助推革命老区乡村经济的腾飞。

(三)价值引领,提精神面貌

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址和革命英雄故事是老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对于青少年性格的塑造、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引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的敌对势力采用多种方式对我国的青少年采用意识形态的渗透,各种意识形态的思想交锋激烈,通过创建红色旅游小镇,在革命老区的乡村资源中挖掘丰富多彩的红色育人因素,培育我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努力营造乡村最佳的育人环境,遵循育人的规律,抓住育人的关键,这样能够达到正本清源,实现价值的引领,提升青年人的精神面貌。

(四)强强联合,显同频共振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领,乡村现代化的实现又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红色文化所释放的价值观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升革命老区的乡村文化吸引力,实现文化育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通过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创建,实现乡村振兴与红色旅游的强强联合,让红色旅游担当起文化、经济振兴乡村的使命和责任,同时,在设计规划中,让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引入红色文化元素,整合文化价值体系,实现两者的同频共振,共享共赢。

二、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现代化程度较薄弱

2019年恰逢建国70周年,红色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加升温。

革命老区的乡村留存着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对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大部分村民没有真正地重视起来,开发、利用也较为单一,不能紧跟乡村现代化的步伐。如今人们的需求已经从温饱型转为精神消费型,乡村的旅游却以落后的形式呈现,更不要说从精神层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重组和开发,所以难以激发人们的旅游兴致。

(二)文化产品较为单一

革命老区保留着大量的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族入侵、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古迹和抗战遗址。很多老区的红色旅游都是以这些旧址的参观、集体浏览、集中讲解为主,部分地区甚至都没有专业的讲解,更是缺乏现代化情景的体验活动,现代化乡村特色产品开发不足,红色文化没有真正地融入本地的自然景观、产业发展、历史文化等现成的旅游资源,红色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单一,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不能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农村基础设施欠佳

近几年,借力国家乡村振兴以及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已经实现了“从零到有”的转变,农村旅游交通、安全措施、基础设备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有些乡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交通能源、水电供应仍然满足不了乡村旅游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日益走向国际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乡村基础设施还需要质的飞越,才能与国际水平接轨,打造出中国特色的乡村红色旅游小镇名片,让我们厚重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飞向世界。

(四)融合育人程度较低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回温,我国旅游市场进行了集中整顿和全面融合,但是作为有着丰富育人资源的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景区,融合育人的程度却普遍偏低,只停留在简单的红色文化景区参观和民宿体验等方面,红色文化没有真正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力不足,经济效益也不高。通过红色文化旅游小镇的建立,可以进行系统的规划,进一步融合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提高红色文化育人的内涵,形成多角度、全过程的红色旅游体系。

三、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设想

(一)科学规划,联动推进

科学规划,联动推进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的建设。首先,以村镇为单位挖掘老区乡村拥有的红色资源文化内涵,从典型的红色故事和红色英雄人物着手,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其次,要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与红色旅游的有机融合,特别是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创新,将红色作为底色,蓝色和绿色作为点缀,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乡村本土的文化特色活力;最后,在红色旅游小镇的创建过程中,需要以村镇为单位合理安排各个游玩环节,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出发,让住、行、玩、乐、食环环相扣。同时,乡村红色文化核心要素也要融入其中,让游客在各个环节接受熏陶,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程度。

(二)主题引领,打造品牌

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需要以主题方式呈现,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首先,可以结合不同地区乡村的历史特点,将物质文化资源,如革命遗址、旧居、自然风貌等进行资源整合,确立一个中心主题,围绕这一中心主题展示。例如,可以以历史事件时间轴展开,也可以以历史人物的贡献展开,让呈现过程更加丰满、立体、引人入胜;其次,可以尝试打造“红色旅游+”模式,如“红色旅游+小镇特色农业”、“红色旅游+小镇特色旅游”、“红色旅游+小镇研学教育”等等,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让游客在体验采摘农产品的乐趣和感受柴火烧饭味道的同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感受与城里不一样的乡土气息,提高二次旅游率;最后,努力设计多样活动,促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利用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演绎“情景化”红色故事等,通过主题引领,让游客感英雄之所感,悟英雄之所悟,打造自己的红色品牌。

(三)多样宣传,引人入胜

我国不同省份革命老区的乡村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创建乡村现代化红色旅游小镇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有我特”的原则,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增强游客的旅游动力。在宣传时,还需要借助各种喜闻乐见的载体,如红歌、革命小说、戏剧、红色电影、纪实文学等等,让游客通过这些渠道和方式了解乡村红色文化,进而产生实地考察和旅游的想法,并付诸于实践。旅游结束以后,可以发放植入乡村特色红色文化元素的纪念品,注重后期的宣传,发挥游客的辐射、示范作用。

(四)彰显特色,学思践悟

乡村红色旅游小镇的打造,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造新时代红色IP,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创新,将红色文化旅游提升到新高度。另一方面,红色旅游小镇作为红色旅游的新业态,必然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文化内涵,要与乡村文化、经济、政治、生态紧密融合,结合当地的革命人物、历史场景、重大事件讲好充满当地特色的红色故事,同时也要整合当地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农业经济,打造复合型的旅游乡村,彰显自己的特色,最终形成以点带片的红色旅游带,让更多的旅游者通过生动的红色故事,通过设身处地的实地体验,切实做到学思践悟,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向世界“讲好中国的红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好声音”。

结语

红色旅游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更是一种思想的精神洗礼,具有鲜明的文化与政治底蕴。乡村红色旅游小镇的创建,不仅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张红色名片。因此,我们需要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采取最前沿的技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现代化、制造出更多的具有附加值的红色文化产品寓于乡村红色旅游小镇。新时期,革命老区更需要注重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努力探寻具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融合的时代价值。希望红色旅游小镇创建的设想能为我国乡村的振兴、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