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生态旅游视角下的大连民宿设计研究
——以金州区相英街道旅游项目为例

2020-12-06 16:04:51金啸宇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金啸宇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1)

一、国内外民宿行业现状

曾经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宿经营与欧美、日本、台湾等发达地区相比,缺乏监管与相关政策指导。2019年7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并正式公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LB/T065—2019),这是我国关于旅游民宿的最新标准。虽然近几年我国民宿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起步较晚,大部分民宿的前身就是“农家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宿行业也是如此,东南沿海地区、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民宿发展较快,而东北地区发展较为落后。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优美的海岸线,靓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热情好客的人民,使得民宿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9年在大连金石滩鲁能希尔顿度假酒店举办了大连民宿大会。大会赋能大连民宿发展,探索民宿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民宿健康有序发展。与市区相比,大连乡村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有大量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但缺乏成熟的住宿条件与宾馆配套,如果能够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必将对大连的旅游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连乡村生态旅游与民宿发展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不干扰自然地域的基础上,把旅游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首先保证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又使周边城市人口享受和欣赏到独特的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景观,可以有效的带动城乡区域地块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特色的乡村生态景观为对象,可以充分利用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既保护了当地的原生环境,又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我国东北地区现在正面临农村空心化的窘境,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本土就业,改善农村人口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使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有序的推进。

大连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乡村旅游产品类型较多,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如今,大连市乡村旅游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如何适应新时期旅游需求的变化,如何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成为摆在政府、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乡村民宿设计原则

乡村民宿的类型因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环境等方面迥然不同,但是生态旅游的视角下,民宿设计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设计原则,以保证民宿设计的基本水平,并使地域特色得以延续,进而突破和发展。

1.选址原则

乡村民宿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性住宿空间,选址是非常重要的。民宿的选址很多时候并不是新建,而是基于原有建筑本身,体现的是人们的诉求与情怀,周边良好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和相关配套设施会为民宿吸引客源提供先天的优势。

(1)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乡村民宿选址地点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当地是否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的丰富与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程度。游客从城市走入乡村生活之中,优先考虑环境的优劣,而拥有优良自然环境,秀美风景的乡村往往更容易开展生态旅游项目,成为区域范围中的休闲旅游中心。

(2)基础交通条件

制约民宿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该地域的基础交通条件。游憩学理论认为,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Metropolis)是很好的乡村民宿选址地,环城游憩带是指的是在大型城市的近郊地区,具有与城市不同的乡村风貌与较好的自然环境,一般围绕城市形成环状游憩带,这类地区受到城市发展的带动影响最大,交通较为方便。

(3)基础条件完善性

乡村民宿周边的基础条件是否完善也是决定选址的重要条件。诸如水电等基建条件、营商环境、政策法规是否完善等在民宿选址的影响中看似没有自然与交通条件大,但缺少提前准备,经常会对民宿经营造成巨大的困扰。

2.乡村民宿的改造原则

乡村民宿设计是一种特殊的建筑设计形式,很多时候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必须尊重原生建筑的文化价值。目前主要的改造策略主要有两种,即“修旧如旧”“新旧共生”。

(1)修旧如旧

“恢复原貌、修旧如旧”是我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口号。这里也可以引入到对民宿老建筑的改造中来,延续老建筑的历史样貌,留存凝结在建筑中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此法更注重对历史的真实表达,这种修缮理念主要适合于有一定年代及历史价值的建筑,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使老建筑重获生命力,把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呈献给消费者。

(2)新旧共生

“新旧共生”也是乡村民宿改造经常采用的一种设计原则,相较而言拥有更高的自由度,适用于大多数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如果项目定位与原建筑不兼容或者有一定矛盾,又想保留一定原有特色,建议采用。如原建筑面积较小或其有一部分破损严重需要拆除,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新旧共生的设计原则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3.乡村民宿的建筑布局原则

乡村民宿的建筑单体之间布局更强调合理布置、有机组合,整体建筑之间的组合要考虑是否能匹配地形地貌、因地制宜,通过对自身建筑的梳理使之融入到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1)群落式建筑布局方法

数个单体建筑聚集成群落式布局,建筑集群以组团的形式融入到乡村的整体脉络之中。这些建筑集群拥有多变的组合方式,诸如当地气候、地貌形态、景点位置与朝向、地域文化与传统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目前的布局分类主要有两种:集中式和分散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要进行合理的交通引导,并布置相应的停车场地。

集中式布局:

集中式布局,是指各建筑之间形成彼此相对紧凑的一个公共院落,这种布局方式经常用在气温较低或地势平坦的地区,如果原有老建筑组团需要保留的情况下,原有建筑的布局形式应该得延续,后期改造所建的建筑体量也要与之相适应,与村落整体规划相统一。

分散布局:

在民宿所在场地地势高差较大的情况下,经常采用分散式布局,相较于集中式布局,分散式布局排列方式灵活,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农村原生建筑的规划特点,更能反映当地的民俗特色。分散式布局的院落空间更加多变、通透,但多个院落组成的外部空间序列较难出现,所形成的围合空间往往是独立,应根据地势灵活运用。

(2)单体建筑布局方法

当乡村民宿的规模较小时,单体建筑布局应该考虑如何与环境发生关系。有两种布局方法:其一是在单体建筑内部营造环境,从建筑平面图中寻找院落布置的合适位置,其二是把建筑本身作为一个构件,与整体环境之相匹配,找到合适的放置位置。

第一种方法通常是传统民居布置院落的方法,庭院环境由建筑界定并围合而成,有多种庭院形式,如“一字型”建筑的全开敞式院落,“L和U字型”建筑的半开敞式院落,还有“口字型”有建筑围合而成的天井院落。第二种方法一般建筑都为新建单体,有较大灵活性的选择权,可以结合视界、交通、景观等因素寻求最优方案。

三、大连乡村民宿设计——以金州区向应街道旅游项目为例

截止 2019年底,大连地区共有 42 个旅游乡镇、110个旅游专业村、超过1800户民宿或农家乐,在以保护原有生态的基础上,向精品化发展,形成了温泉滑雪、踏青采摘、农事体验、漂流垂钓、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系列项目。生态文化与地域特色是民宿设计的灵魂,本土建筑、特色景观、文化风情、生活环境等应该作为大连乡村民宿体验的核心内容,也是大连民宿行业创新、突破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向应街道乡村民宿发展现状

大连金州区向应街道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同志的故乡,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辖区总面积64.47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总人口1.7万人。近年来,向应街道充分发挥红色人文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优势,乡村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向应街道近几年旅游产业发展较好,是大连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乡镇,在对外宣传上,向应街道发布了综合公众号“最美村镇向应街道”其上介绍了向应街道范围内的主要乡村生态游景点,内容丰富、全面,包括景区介绍、交通线路、休闲娱乐设施、特色民宿、特色餐饮等较为实用的信息。

依托小黑山优越的生态环境,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红色人文景观,加快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先后建成小黑山森林公园、占地1500亩的“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引入辽宁首家开园的“大连国际房车露营公园”项目,成为大连居民休闲度假的优选地。为了深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变一日游为多日游,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向应街道打造了多个精品乡村民宿项目,比如集商务、休闲、娱乐、温泉度假于一体的槐之乡庄园。庄园分别设有槐之乡会馆、槐花温泉会所、高尔夫六洞果岭练习场、薇澜小阁咖啡厅、菊兰园生态餐厅、蝴蝶兰养殖区、植物交易大厅、有机蔬菜种植园、樱桃采摘园,在建项目有向日葵花园、汽车露营地、汽车越野体验区、攀岩区、亲子园等。再如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果蔬采摘、农耕体验、动物饲养于一体的范家大院,以及以“住农家院,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题的土门子农家游一条街等乡村旅游项目。

(二)大连乡村民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大连金州区向应街道乡村民宿的调研发现,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入发展,造就了对民宿行业发展的更高要求。大连民宿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规模和覆盖范围在几年内迅速增长,但是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却依然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1.行业制度与立法标准有待规范和健全

民宿是伴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而自发产生的,是旅游市场化的产物,初期是由当地居民因经济利益提供几间民居供游客住宿使用,形成一定行业规模之后,由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进行规范、监督,促使其健康发展。大连市自上而下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与之相比,英国、法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非常重视民宿的制度保障。英国和法国都有成熟的民宿分级制度,英国把民宿分为:登记、一冠、二冠、三冠四个等级;法国则分为“一至五支麦穗”五个等级。我国的台湾地区民宿业发达,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民宿管理办法》,系统的规范了民宿运营者的准入资格审查、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等诸多方面,并对民间成立的行业协会进行监督。

2.乡村民宿设计主题不明确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连地区乡村民宿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民宿业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民宿,自然风景雷同,民宿设计没有差异化,缺乏文化特色,所以乡村民宿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大连周边乡村民宿发展并不平衡,要尽力寻找差异,找准当地乡村特色,力争一院一主题,一房一世界。如大连南部沿海旅顺等地区可打造激情外向海洋文化、亲海体验类渔村民宿。北部非滨海地区乡村可发展热情淳朴的辽东文化体验、自然山水风景乡村民宿,周末休闲、避暑度假乡村民宿。

3.生态保护理念还有待加强

生态保护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乡村民宿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人们对健康绿色生活的内在向往,生态保护不好就失去了乡村民宿追求生态旅游的初心。所以在对乡村生态环保方面,大连乡村民宿的设计应因地制宜,切实保护好原生环境,尽量不要大兴土木,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包括原料购置、安装、使用、排放等都要环保无污染,品质是乡村民宿产品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4.要切实改善提高服务体验和服务意识

通过调研发现大连周边民宿的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乡村民宿的服务意识是软实力的体现,也是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一方面,有良好服务体验的民宿可帮助客人快速融入当地乡村生活并且与当地人有良好的交流,深度体验大连本地乡村的生活方式,在精神上放松自我,寻求宁静。另一方面,原生态不等于粗野,有情感,有温度的乡村民宿项目是游客乡村体验的升华,可以极大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服务是客人参与体验感最强的内容。

四、结语

伴随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民宿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乡村生态旅游视域下研究民宿行业,既能促进民宿健康发展,凸显民宿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优势,还能突出民宿之间的差异化,避免民宿同质化和过快过热发展。同时使生态保护与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形成景、地、产、人、文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