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浅析

2020-12-06 16:04:51时筱淞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时筱淞

(通化师范学院物理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思政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起到统领作用,如何开展好思政工作并取得成效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地方应用型高校根植于“地方”,以地方资源为载体,以适应于地方需要的主体行业为背景,经过不断发展不断积淀,成长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与地方形成较大的应用粘性;其次,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在成长环境、家庭背景、风俗习惯方面差异化较大;再次,随着90后大学生向00后大学生过渡,成长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思想、观念等出现新变化,对于新鲜事物的接纳速度快,对于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2],当代大学生接收信息更加扁平化、可视化。因此,探索一个适应于地方特色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一、活化思政工作思路,丰富思政教育手段

思政工作紧密围绕服务学生这一核心,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积极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激发潜能,规范行为,不断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新变化,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探索实践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摒弃陈旧思政教育方法,积极探寻教育新手段,拓宽教育广度,增加教育深度,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的总要求。

(一)思政教育内容多元化,取消单一模式教育

高校大学生群体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完善的时期,与青春叛逆期相叠加,个人行为与思想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仍不成熟,情绪较为冲动,思想较为偏激,心智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如何有效统领,如何有效落实是一难题。

传统思政工作往往以单一模式进行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在效果方面虽然完成了既定任务,但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甚微,久而久之学生形成思想惰性,思想认识没有提高,也没有形成较好的舆论氛围,思政工作的有效性较差。对此,思政教育应符合当前学生特点,找寻良好切入点进行多样化宣传。选题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关注的话题点、矛盾点等热议话题,以可视化手段,结合新媒体技术直观展现,并增强与学生互动性,通过讨论、思辨进行分析,形成思政的良好舆论热度。内容方面需要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相互渗透,找寻一个或者几个切入点,并不断深化认识,积极掌握时事,并不断输送话题,不断将新媒体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将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合[3]。

(二)思政教育工作日常化,身体力行日常引导

高校思政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教育过程和引导过程。思政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辅导员及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做好标杆,身体力行积极示范引导。思政工作覆盖范围较广,统领学生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走向日常化。专职教师及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言一行往往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学生观察到老师日常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并进行自我反思或者自我衡量,甚至仿效老师的言行,形成固化模式。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标尺,衡量自身德行高度,防止出现言行不一或针对不同人事物出现“两面派”“多变原则”的现象,不良思想及不当言行势必会对正在成长的大学生造成危害,形成不当言行传播放大的局面。作为新时代教师,应积极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4],谨言慎行,乐观向上,工作中做到讲原则、守规矩,生活中讲文明、有担当。

(三)思政教育实例生活化,典型案例生活切入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源引实例是常用手段,但在实例列举过程中经常会有单一宣传光辉事迹的现象,过于强调实例的结果,而没有联系生活,很容易导致学生只听到一个结果,对他的事迹和他生活中的言行没有产生太多的共鸣,进而思政教育在学生角度也停留在信息单纯接收,而未对自己起到应有的教育意义。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来源于生活,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来源于生活中的普通人,只有抓住日常言行规范,找寻生活化切入点,才能让学生在了解过程中与自身找好对应,达成共鸣,及时修正日常自身言行,以小见大,才会对学生产生应有的影响。

二、突出思政首要地位,强化思政统领能力

思政工作是高校大学生工作中的根本遵循及行动指南,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处于“拔节孕穗期”,在此阶段,最需要精心培育,指引方向[5]。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置思政工作为首要地位,明晰思政工作的重任,即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实事求是,客观准确的把握事物内在规律;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坚定立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及大局意识;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素养,德才兼备,由内而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文化水平,博学明思,秉承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6]。时刻将思政工作作为高校其他工作的先导,把握把准大方向,以强大的思政统领能力,形成思政教育良好氛围。

三、总结

高校思政工作是一项系统类工作,即受学生主观影响,又受社会背景影响,在多元因素影响下,高校思政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突出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组织协调其他各类学生工作,将思政工作发展成具有固校强基、培育优质人才的强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