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邦
(青海恒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1)
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非常突发,其风险发生率极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是以立体交叉作业和高空作业为主要的施工形式,因此就导致了建筑施工的危险性,而且整个施工环境是非常恶劣,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成本投入,一般都会相对的缩短施工时间,使整个施工时间非常的紧迫,施工人员长期处于这种紧迫的环境和情绪中,其危险发生率更大。从而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的复杂,因此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相互的配合,做好预防及防护工作,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到位,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就无法避免伤亡事故。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多检查的方式都存在问题,很多细节检查不到位,所谓检查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流于形式。
在我国建筑行业其施工现场环境普遍较差,由于施工现场的施工周期较长,极易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杂乱,安全检查过程中对细节检查不到位,从而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由于长期的正常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一般会忽略对防护设施和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从而导致整个施工条件得不到安全保障。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障安全施工的因素。施工单位为了使整个工程的利润最大化,通常会选择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同时某些采购人员也看中其采购中的利润,会购买部分质量更次的材料或者质量检查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将其混入合格的材料当中。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较为普遍,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
在施工初期施工人员都较为注意安全问题,但是在熟悉的环境工作较长时间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会相对的下降。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对自身的工作水平有所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心态。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现场的环境普遍较差,工作强度较大,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较长,在这种状态下极易产生疲劳和松懈,进而会导致操作失误,这种错误操作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甚至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在不了解规范操作的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同样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所造成的。
在整个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管理不当或者人员疏忽等问题,很有可能会影响现场施工或人员的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不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必须谨慎细心,因为危险时刻都在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为了有效的改善安全管理问题,应建立一套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安全管理制度,用以保障安全生产的规范性。在施工现场,企业往往将整个项目进行肢解,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这也是导致管理制度难以实施的一项重要因素,一旦出现违章的情况都会互相的推脱。因此加强整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违规指挥操作的人员和不按安全施工操作规范的人员严格的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处理,同时对承包单位不采取防护措施、不更新防护设备、高强度作业等违规情况,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只有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处罚力度,并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才能使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化。
劳动条件的好坏及施工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防护设备及相关施工设备不定期的检查,对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监督,可有效的控制和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管理者结合以往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分析和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和事故,彻底消除施工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和隐患,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施工安全。
在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建筑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质量的基础,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施工原材料,而衡量其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否达标主要取决于其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料证明书、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检测证件。因此,一定严格按照采购标准和质量标准进行采购。为避免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地,可实行施工负责人、监理方等组成检测小组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考察,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发生相关事故,严格根据其责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个人追究法律责任。
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实际例子为施工人员开展相应的安全培训,使施工人员同样重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逃生技能实践和自救能力。此外,强烈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施工的行为规范,以安全为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也是最为关键的工作,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投资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安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工作,这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积极的配合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