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6 16:04:51李洋常乔祉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李洋 常乔祉

(威海市环翠区建筑工程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0)

目前在我国建筑领域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无法确保对工程施工质量的严格把控,而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整个工程施工的情况直观地展现出了,保证了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有效提升了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现阶段对于企业来说,一定要从BIM技术的应用入手,才能不断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

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一)优化了资源配置

传统的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难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充分利用就会造成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就可以及时地掌握更多的数据信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利用。除此之外,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工作的成本,节约施工场地。通过BIM技术建立工程模型还可以进行多次的结构安装实验,从而得出最佳的安装方案,避免浪费材料成本,也能大幅度提升工程质量[1]。

(二)提高了工程设计效率

运用BIM技术还可以直接建立建筑的模型结构,这样就为工程的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多便利,可以有效避免设计出的方案不合理或者是出现变更的情况,从根本上提高了工程设计的效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设计数据的准确和完整。另外,通过对建筑模型结构的展示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加直观地掌握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从而加强整个工程施工的管理效率,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三)实现了数据共享

在预制房屋的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让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各个环节实现全面的沟通和交流,因为BIM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所以保证了工程的各个环节的信息无缝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BIM平台还能保证整个数据和信息传输过程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确保传输的数据准确可靠。

二、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对预制类构件的质量把控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预制类构件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生产环境,其检验的工艺会对后期施工造成一定程度地影响[2]。所以一般我们会选择先进行设计,之后再交由厂家加工,在实际的生产之前也会结合实际的施工需要修改设计方案,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保持沟通和协作,确保在设计方案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对生产流程也进行改变。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交接时需要有明确的设计意图,并将此意图准确的传递给下一环节,保证设计与生产之间的高度统一。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完美实现设计环节与生产厂家的实时对接,能够在降低成本并缩减工期的同时,提升预制构件的精确度和质量。

(二)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把控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不断修改图纸,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但是这种方式比较传统还会浪费很多时间,无法提前预支施工的具体情况就会导致工程施工出现很多问题[3]。而BIM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该技术可以让设计人员结合虚拟的施工环节设计出合理的方案,设计概算编制人员也可以运用BIM技术计算出构件所需的材料用量,从而精确的控制工程成本。BIM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效率,通过可视化的模拟避免了因为设计方案错误导致的返工现象,进而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把控

除了对上述的预制构件质量把控之外,BIM技术还能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模拟。在实际的施工开始之前,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BIM软件模拟的手段对施工方案进行预演。通过将实际情况和模拟情况进行比对,一步步地细化和完善施工细节。这种方式可以深入地展现施工中可能会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以便施工方在出现安全问题之前就进行预防,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施工质量。除此之外,BIM模型中包括了一项清单式的质量管控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非常明确地展现出各种装配构件的编号,借此在模型演示中调用和检查。BIM技术将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以数字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对其施工质量的管理格外重要,然而由于目前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并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导致建筑质量个不到保证。这就需要积极应用科学先进的BIM技术,并借此技术整合资源和数据,建立数字化的建筑模型,帮助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更好的对施工质量进行追踪和管理,全面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