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汪延雯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青海 玉树 815000)
电力通信系统建设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并可大致总结为人工、电子、信息这三种类型。人工管理阶段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是在电力供应初期形成的直接管理模式,可以适应小规模的电力供应条件。在利用纸质材料对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进行记录与统计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的采集与管理。但这种信息系统较为原始,且无法适应于较为复杂的管理系统。电子化通信系统,是在电力系统中的技术手段升级之后形成的智能管理技术。而这种智能条件,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在Word文档、Excel表格等电子信息材料的管理与统计中,对运行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管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对整体系统的运行维护,也缺乏相应功能支撑。信息化管理阶段,是一种未来性的发展技术,在形成多元化信息系统的同时,可凭借数字化的高效率传输与计算,在采集各种终端数据信息的同时,完成相应功能内容的计算与分析,保证整体系统的精确化管理与科学性调度。
电力通信系统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1)电力通信网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各种电力生产和管理业务信息。随着通信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通信网规模越来越大,网络节点越来越多,网络功能越来越强,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网络本身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网络,必须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电力通信是构建数字化电力的重要平台。(2)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根据电力安全、优质运行的要求,把通信与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融合为一体具有现实意义。电力通信是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现代化的基础,也令到电力行业经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自动化的电力通信主要服务于电力,商业化操作和实现现代化管理。可靠和稳定运行的网络提高了电力、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了处理时间,降低了电源故障的出现。
1.电力通信系统建设的战略性发展策略。(1)定位核心市场。电力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需要明确地重视电力系统的市场化目标,在强调系统价值转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优化自身商业化竞争力优势,将运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整理出来,以人性化的思想对客户群体形成需求服务,在探寻在电力基本形式与核心价值的同时,开发出客户深层次的服务需要,保证自身在市场供应环境中的指导地位,维护整体系统的发展状态。(2)优化管理结构。电力信息系统,是服务整体电力体系的基础,在进行信息化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完整信息管理指导内容。尤其在对历史性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的功能上,可以结合实际管理需要,对需要避免的问题进行限制,并在技术内容的限定与控制中,避免重复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此服务于整体管理系统,保证电力通信系统在优化管理上的价值展示。
2.电力通信系统建设的技术性发展策略。技术是电力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核心,在电力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这种技术的指导作用也会愈发明显。而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中,这种技术应用优势,主要集中在平台化的网络技术空间中,是对多种功能诉求的集成化管理,也是技术成长的需求内容体现。(1)故障信息处理。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的建立,将整体电力系统作为基础,在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具体的故障点与关键控制条件。然后,在实时系统运行中,通过物联网系统,将实际电力网络结果,与中央控制网络系统形成连接,并在故障模拟模块、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条件下,完成对于故障的预测与分析。由此,构成基于故障问题的神经网络运算空间,而为了实现对故障问题的高效率处理,还可以向其中加入相应的“专家系统”,并在提供具体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保证整体系统平台的功能作用。(2)综合信息管理。信息内容的综合管理,是电力通信系统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整体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开发网络化优势,并在高效率运行的网络空间内,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开放化的信息服务。通过对开放性信息技术的管理,于网元管理层级下,提升对于系统的监控级别,并在实时性网络指导信息的支撑下,拓展管理业务的功能作用。(3)电子资源控制。电力信息系统中,需重视电子资源的价值开发,并在自身的技术体系中,针对这一资源条件,形成完整的网络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在这一平台系统内,需要对各种资源的应用深度进行开发,并在高效率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技术条件下,为电力系统提供科学性服务。例如,在包裹统计查询、报表核对分析等功能中,为电力系统的内部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可以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并辅助基本管理结构,实现电力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优化升级。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系统建设发展是一项整体工程,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内容,因此需要电力企业高度重视,严格要求,有效推动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并提高电力通信水平,从而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