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0-12-06 16:04:51田晶晶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田晶晶

(河北科技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临床中乳腺癌属于一种常发生于女性群体中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该病症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在对乳腺癌实施治疗时,目前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为改良根治术,并辅助实施化疗、放疗以及激素治疗等多项措施,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由于改良根治术属于一种入侵式操作,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不仅患者的术后康复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积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护理实习生共计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则分析了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甄选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期间收入的护理实习生共计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原则设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具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护理实习生。在观察组内护理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不低于21岁、最大不超过25岁、平均年龄是(21.13±0.61)岁;对照组内护理实习生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不低于20岁、最大不超过24岁、平均年龄是(20.51±0.72)岁。两组护理实习生一般资料,比如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带教,观察组实施以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为基础的护理带教,具体如下:(1)正式带教时,初期(带教开始1周内的阶段)带教老师全权负责对护理实习生做系统性乳腺癌相关病理特点的实时讲授,让其实地了解病房环境,再对该病护理服务独特性做多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护理操作服务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实习生做常规临床护理操作,借助护理过程加深实习生对理论护理知识的应用水平。期间实习生在进行相关操作以及提问时,带教老师要及时介入并给予专业解答[1]。(2)初期带教后正式进入独立临床实践阶段(带教第2周阶段),带教老师只需在旁监督,促使学生独立进行乳腺癌患者护理操作,按照问题教学方式,在学生操作期间利用合理的问题为实习生打开护理实践思路,比如到达病房前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穿刺护理环节关注点有哪些;穿刺护理中需要做哪几种前提工作等等。保障每次带教开始和结束都提出对应的问题来让学生自行思考,促使学生把握独立临床护理实践的各种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对老师提出问题在无法确定答案时,主动去从网络、图书中查找相关文献,以达到解决老师所提问题的目的。(3)带教后期(带教第3周阶段),便要以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主旨,全面提高其自身学习能力,此期间主要对实习生护理操作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做问题设置,逐步引导实习生养成善于总结护理技巧、护理原则、护理规范等内容的习惯。借助模拟方式营构情境练习环境,比如让两名学生模拟护理人员和乳腺癌患者,开展现场的模拟护理服务,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度和参与感,以此使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2]。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

(四)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考核成绩显著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

表1:对比分析考核成绩两组差异(±s,分)

三、讨论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之一,发生于上皮组织,由于病因尚不明确,所以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措施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乳腺癌疾病在临床上最主要治疗方式为放疗、生物靶向治疗、手术、中医辅助治疗、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其中乳腺癌在临床外科中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比如改良根治术。因为手术治疗会给护理实习生造成较为剧烈的疼痛感,而疼痛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且严重影响着护理实习生的日常正常生活状态[3]。

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即在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基础上,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思维模式。以往传统教学,学生都是被动接收知识,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则围绕学生,使其在临床实践中结合理论知识共同协作的探究解决各种临床学习问题,从而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知识,深化理解。比如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方法,便可以学生为中心,保障临床带教全过程学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提升乳腺癌临床带教效果,使最终带教质量可以完全达到预期。由此可见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对于我国医疗教育行业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化完善作用[4]。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在乳腺癌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了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