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过程中的生产运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2020-12-06 16:04:51付光辉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付光辉

(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30629队,湖北 潜江 433123)

一、石油钻井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石油钻井操作前准备

石油钻井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第一,钻井位置的确立。钻井工程的成败与钻井的位置的确立有直接关系,因此,钻井队必须提前阅读钻井设计,对施工现场的地理架构、地质以及地形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而精准确定钻井位置,并提前进行上井公路修建,铺设井场,安排各类相关设备进场,做好钻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钻井作业的过程管理

正常情况下,石油钻井需要至少5次以上的开钻复杂工序,方可正式开始石油钻井作业。因篇幅所所限,仅介绍前三次开钻。第一次开钻工作,是为了满足后期作业所需,会开一些大的井眼容纳各种套管设备,因此第一次开钻,多是大型井眼;第二次开钻工作,是为了规避相应的突发事故,在首次开钻的基础上再次在地下表层安装套管,开钻的孔多为小巧的孔。对于一些结构复杂、地质构造叠加的构造层而言,这些小孔利用地势优势和套管拐弯的方式,可以促使石油钻井作业顺利进行。一些地底结构简单的钻井工程中,这些小孔的用处不大;第三次开钻的工作难度低一些,要求施工人员依照图纸施工,直到其符合预先设定就可以了。

二、石油钻井生产运作管理中现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管理问题

在日常钻井生产过程中,钻井设备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设备陈旧频发机械故障,必须对设备频烦的维修,并更换配件,必然影响生产,増加成本。钻井施工涉及多个工种,需要不同工种员工共同完成,技术要求高。但是实际生产作业阶段,不少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缺乏,受限于传统的思想理念,管控方式落后,考核不细致,很难将精细管理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另外,由于钻井设计编制把关不严,进而出现井位设计不合理、偏差等问题,在完善过程中时常出现停等现象,影响钻井施工正常运行。

(二)石油钻井安全管理问题

在石油钻井施工阶段,如果现场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让整个工程项目蒙受巨大的损失。首先,是对环境风险评估不充分。因为钻井施工的地点都在野外,诸多不确定性的环境因素很容易引发事故;第二,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充分,一旦钻探遭遇高压油气层,很容易因为处置不当而引发井喷事故;最后,是施工设备存在隐患,因检查不细致,导致故障发生,因排除故障费力费时,给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一些施工专业素质轻低,很容易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因为责任心不强,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安全隐患排查不力,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最终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

(三)石油钻井质量控制问题

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影响钻井质量。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由于钻井施工野外作业的特殊性,严寒酷暑的恶劣天气影响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如果地层突然出现天然气施工就得暂停,影响作业流程管理的连续性,给钻井质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是技术因素。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尚有进步空间,设备运行操作存在诸多的不足,特别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很容易带来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三、石油钻井生产运作管理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成本管控对策

要抓好设备的维修及更新,努力优化机械设备的机械效能,规避施工阶段因为陈旧设备而引发的事故,通过及时有效的维护设备方式,减少更换设备的次数和频率,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运行,同时,必须有效管控工程成本,缩减工程作业周期。在石油钻井作业阶段,需要深入分析每一个作业工序和环节的成本,切实抓好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点、关键性因素的管控,最大限度规避在钻井过程中的材料、机械等浪费,最大限度的降低钻井成本。进一步强化设计管理,抓好钻井工程设计的评审,从而减少在石油钻井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追加成本问题,最终实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二)安全管理对策

首先逐步完善生产岗位责任、奖惩制度等管理机制,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现场检查督导,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违杜绝“三违” 现象发生,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其次,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重视岗前培训,要求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能够第一时间识别施工安全隐患,通过及时抓好隐患整改,将各种安全事故消灭在盟芽状态。再次,通过开展各类事故反思、事故案例分析活动,提升员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做到能够第一时间评估和确立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具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排除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确保其后期生产的安全性;最后,相关部门应该严格的现场动火作业的管理流程,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和现场监管,方可实施动火操作。同时,不断提升员工的动火监护意识,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和防火设备等,通过应急演练,让员工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设备,严防因动火施工而引发意外事故。

(三)质量管理对策

第一,逐步优化安全管理机制,并创建问责机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强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标准执行,减少质量事故发生的频率,归纳梳理已经发生的质量事故,减少事故二次发生的概率。第二,钻井公司要合理安排质量管理培训,在兼顾钻井队生产的同时,抓好相关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人的质量管理工作培训,提升全员落实质量管理标准的能力;第三,在石油钻井阶段,为了避免成套管破裂,需要有效控制钻井速度,一旦在钻井中出现漏点,充分考虑压力出现的负面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得当的修复材料进行漏点修复;同时为了防止在开泵清除泥浆出现漏点问题,有效管控泵排放量。

四、结语

石油开采作业是否顺利发展,与石油钻井的生产运作是否科学合理有直接关系。因此要求在整个施工阶段,应逐步优化管理措施,强化管理认知,全面落实管理举措,提升管理水平,进而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