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兵辉
(娄底技师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汽车维修专业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培养专业的汽车维修人才。同时该专业兼具理论与实践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其实践能力也得到强化提升,只有理论与实践素养扎实的人才才能够适应今后的汽车维修行业。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汽车维修教学改革,保障实践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单纯地讲授汽车维修相关理论以及基本概念,肯定会导致课程和实践脱节的尴尬境况,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须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实践教学,发挥课程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优势,将恰当的案例穿插于课堂上,然后高效展开课外实践,从根本上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专业改革成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课堂教学手段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水平直接相关。当前,不少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均是由教师制定,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在具体实训环节不会积极主动思考,实践教学方法对学生实训思维的拓展也十分不利。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实训教学也无法取得理想效果,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学生核心专业素养,掌握好维修方面的硬核知识,同时强化实训教学,发挥多元化项目教学法功能,调动学生处参与项目实训活动的热情。强化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质量的配套实践教材缺乏导致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顺利。很多院校专业教师负责编写部分实训课程制造教材,但是存在着很多“致病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漫无目的的实训,实训活动并没有联系行业实际,实训活动的展开标准也与具体岗位需要出入较大。此外还存在直观性不足,制造操作图片匮乏等问题。如此一来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大大提升,导致学生实训环节不能独立完成技能训练,无法迎合毕业后的从业需要。
保障实践教学改革工作高效推进,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支持。但是双师实训教师缺乏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汽修专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无法从企业吸收优秀的工作及时人员,双师型实训师资缺口较大,同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稳定,导致汽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慢,实践教学水平低。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汽修维修教学改革工作,有必要重视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使得教材中的知识,实例讲解教学和视频教学资源直接上传到网络资源平台中,学生在这些平台的辅助下完成对应知识的学习,保障教学效率高效提升。高效率打造网络资源平台,在网络资源平台上有很多实践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学生掌握当前社会最新的汽车维修知识,使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为汽车维修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汽车维修工程属于综合程度高的学科,为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会面临很多困难,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为学生提供到现场参与维修的机会。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将奠定的案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这些案例展开有效思考,这对学生实际维修水平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价值。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皮痒,案例穿插教学环节,对传统教学方法作出了较大转变,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十分关注,让学生在对案例探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会灵活应用知识。
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高效提升。设置对应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针对汽车发动机中的气缸体和曲轴磨损完成实验研究,引导学生借助理论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价值。还可以设置对应的实习教学,在结束这门课程的教学内人后,组织学生来到4s店参观、学习,跟着店里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参与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提升学生的判断水平,维修技能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保障汽车维修工程实践教学质量,还需要在实际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针对当前的实习教学工作开展实际,对实习细节提出明确要求,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核,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汽车维修教学改革,迎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符合汽修行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为此实践教育改革工作必须高效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