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红
(保定市清苑区臧村镇臧村小学,河北 保定 071100)
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初级阶段素质教育变革的根本要求,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若想学好数学,首先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关键。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便能够举一反三且快速、有效的解决数学难题。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学习结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数学思想是指对数学的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在宏观上可以认定为解决数学的思维和途径,从微观角度来看则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只有在真正意义上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对数学问题游刃有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所学知识范围,包括数学的分类和对应、函数和建模、统计和假设、符号及代换等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不仅需要教授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进而通过数学思想方法解答问题。
教师在前期铺垫阶段首先需要提高自身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能力。由于小学课堂时间较短,教材涉及内容广泛,所以,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能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预先设计,则学生学到的只能死记硬背的知识点,造成了多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过低。所以,教师在做前期铺垫时,不能将重心集中在教材知识点上,更应该探索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此时可以针对自身教学方法多设定几个问题。如何能让学生转变数学思想?如何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如何能够根据本次教学内容渗透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1.教授新知识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授新知识时,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最佳时期,一方面新知识的讲解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运用丰富、幽默、典型、正确的数学教学材料。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为学生设定情景,然后引入知识点,建立数学解题模型;再运用幽默的语言讲解问题;最后拓展下一个知识点。在此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重点,此时正是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从概念、公式、模型、定理中寻找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精髓。比如在《三角形》课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使用教具进行对比、测量、分析、思考,找出三角形每个边角的特征和共性。学生在分析三角形的过程中,便会渗透出分类、集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数学思想方法。
2.复习知识点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复习时的学习态度有别于接受新知识,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体系后,有一定的解题经验,这个时候正是构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时期。不同知识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同,教师需要为学生在复习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启发学生探索数学思想方法,由于复习时是将多个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所以涉及的思想方法较多。因此,教师在明确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后,做到有效联系,适时揭示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在教授三角形、四边形、梯形等课程后,引导学生对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让学生思考公式间的共同点。
3.课下练习阶段
课下练习阶段教师的参与度便会偏少,只是精心布置作业,学生在课后自行完成。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要设计一些明显或者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时自主探索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题目的兴趣,既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教师布置的作业为1/2+1/4=?1/2+1/4+1/8=?1/2+1/4+1/8+1/16=?1/2+1/4+1/8+1/16+1/32=?1/2+1/4+1/8+1/16+1/32+1/64=?1/2+1/4+1/8+1/16+1/32+1/64+……1/1024=?这种问题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提问:如何计算最为简便?选择什么方法可以准确计算最终数值?此时运用到的思想方法可以有类比、建模、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方法领悟引导,课后对加强学生对自身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状况总结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未来将成为重点研究课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授知识点时更要注意如何引发学生自主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只要将知识与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是初级阶段素质教育变革的根本要求,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