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俐荣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六幼儿园,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200)
著名教育家阮庚梅曾说过:“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纯真无邪的世界。”作为一名基层幼儿教师,我在日常教育中发现,孩子们经常会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正是这些“不可思议”的想法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不能仅仅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还要拓展其思维能力,让幼儿的想象力“悄然生长”。经过长期实践与摸索,就幼儿想象力培养方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创造性人格对幼儿形成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培养幼儿逐渐形成开朗、活泼等性格,保证幼儿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以此促使幼儿逐渐形成创造性人格,提高幼儿创新思维。在塑造幼儿创造性人格时,教师应以幼儿的思想立场思考相关问题,为幼儿树立具有较强的特征的人物,保证幼儿在学习中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创造坚实的基础。
幼儿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孩子还处于新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用过于激进的教育方式明显是不合适的,结合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心智不成熟的特点,在让幼儿形成语言思维能力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说、愿意说。家庭的氛围会时刻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要在家里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开口讲。幼儿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丰富的语言储备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多与孩子说话,孩子在幼儿时期拥有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便会成为孩子学习并模仿的对象。因此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这样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让孩子逐渐具备语言能力。
绘本教学中,幼儿可能会由于自身年龄较小而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这会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使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方式教学,以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提问方式提高注意力,保证幼儿可以紧跟教师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使用问题教学,可以引导幼儿深入绘本,加深幼儿对绘本的思考,指导幼儿对绘本内容进行延伸,进而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的思想和大人的不同,他们喜欢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问题。我们在幼儿的教育中,要认清哪些想象力是可以去纠正的,哪些想象力是值得鼓励的。对待事物的正确与否时,教师要去及时纠正幼儿的思想,而在幼儿的思维发展方面上,我们则要对其进行鼓励。这样的教育理念才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如,在幼儿的区角活动中,我为幼儿准备了很多的玩具小人,让其利用自己手中的画板来为玩具设计衣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并且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会在玩具小人的衣服上画上一对翅膀。询问时他回答:“是为他设计一个可以飞的衣服,让他像超人一样在天空飞!”在面对这样的想象力时,我并没有对其进行常识性地纠正,而是继续鼓励他进行自己的“服装设计”。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幼儿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其创造能力。
幼教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对幼儿进行创造思维教育的思想、观点。教师必须要承认: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和能量,相信成功感的推动力量。我们在园内也设计了一些多层次的问题及活动,力求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智力层次的幼儿均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幼儿的每一种想法,每一件作品,每一个回答,站在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也许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但对幼儿自己而言,这些都是自己的一个创新的过程,都是他们思维活动的结果和创造活动的结果,每一位幼儿都应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幼儿活动的结果,更要注重他们活动的过程,即便是幼儿的想法、意见出现了错误,但只要他们动脑了,参与了,我们还是要给予他们掌声和鼓励。幼儿教师不妨经常对幼儿这样说:“你们说错了不要紧,老师是不会批评你们的,主要是看看谁动脑筋了,勇敢地说,老师就会表扬他……”时刻鼓励幼儿,使他们逐步形成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思想行为,从而进一步保护并激发幼儿的思维热情,久而久之,就能使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思维的习惯,增强幼儿内在的思维动力。
孩子在幼儿时期具有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家长要重视这个阶段的学前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产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通过学前的语言学习,不仅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小就具备一定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让孩子能够从容面对未来的各种交流,这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