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银芳
(宁明县宁明中学,广西 崇左 532500)
文言文传记是古代历史的主要载体,学习文言文传记,能够了解古代的思想和文化,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目前,学生阅读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文言文基础字词掌握不够牢固,无法进行流畅的翻译,准确理解文本意义。对于文言文中相关的文化常识了解不深,无法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进行广泛的积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获得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学习。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文言文传记的教学方法。
掌握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是文言文传记阅读的第一步骤。在古代汉语中,很多字词的含义和现代汉语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缺乏足够的积累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对此,教师可以抓住不同字词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从词义引申的角度进行整理和归纳,达到对文言文字词的系统积累,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武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整合归纳的方式对文言字词进行系统积累。比如,对于“以”的用法,阅读“武字子卿,少以父任”一句可以知道苏武凭借父亲的关系获得了一定的官职,因而“以”是凭借的意思。“汉亦留之以相当”是讲汉朝也扣押了匈奴人的做人质。因而“以”有表示方式“来”的意思。“空以身膏草野”是指苏武如果不投降匈奴,就只能白白地将身躯来滋润土地。因而“以”有“用”的意思。通过这样将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字词进行辨析与归纳,学生能够发现文言字词有着丰富多样的含义,从而能够结合句义进行具体分析。在整合归纳中获得对文言字词的深刻理解。
文言文传记是传记的一种类型,记载了古人的很多事件。很多学生阅读文言文传记缺乏目的性,完全流于对句子的翻译,而不能對全文的主次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理解。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划分结构的意识,结合记叙文的六要素,将文中的主要事件进行归纳与整理,获得对文章脉络的清晰把握。
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阅读第一段能够知道廉颇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而蔺相如刚开始只是地位卑微的门客。从“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等句子能够知道第一部分讲述了完璧归赵的故事。阅读“赵王遂行,相如从”、“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等句子可以知道第二部分讲述了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为了挽回赵国的颜面让秦王击缻的故事。学生还可以采用记叙文的六要素对于每一部分进行划分,获得对故事的细致理解。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从宏观到微观,以合理的方法对文章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获得对文章的全面理解。
文言文传记记载了古人生活与生产的很多方面,在一些段落中会出现特定时期的一些文化常识,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在目前,学生也普遍缺少足够的时间对古代文化进行系统学习,因而会对文言文传记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此,教师要广泛拓展相关知识,增强讲解的全面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
例如,在学习《张衡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文化常识进行深刻理解。比如,“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是体现张衡博学多才,万里挑一的。但学生对于古代的学术制度不够了解,很难体会张衡的知识渊博的特点,教师可以讲解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汉代朝廷掌管文教的官员为太常,居九卿的首位。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可以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等,以此让学生对张衡的学问水平和社会地位有具体地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讲解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学生能够体会到张衡知识的全面与渊博。
综上所述,文言文传记是高中文言文的重要类型,学习文言文传记,能够对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以整合归纳的方式对文言文字词的含义进行系统的理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划分结构,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可以对文中的传统文化常识进行全面讲解,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刻理解。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讲解,学生能够从字词到文本再到文化,对文言文传记形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