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廷彩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龙门镇马兰小学,广西 浦北 535317)
小学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较大,所以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时候容易知难而退,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激发起学习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不活跃等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常见问题,而且由于教学方式落后,导致的其他问题也比较多,比如很多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个性比较显著,如果采用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方法,往往会禁锢学生,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甚至还会出现恐惧心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被扼杀了,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必须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一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加上学习的知识逐渐增多,有的学生没有及时消化数学知识,不敢积极发言,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比较少,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讲解的内容较多,很多学生的适应能力本来就不高,所以无法适应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较低。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研究表示,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物保持兴趣的时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则可以表现出更加自觉、主动、持久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保持愉快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首先,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因为很多学生觉得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乏味,知识点比较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多给学生讲解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知识、数学故事等,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保持愉悦的情绪,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创设课堂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前的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各种知识点,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更好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求知、探索,并且在积极实践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此外,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创设情境也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让一些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生活设计情境,在讲台上准备一些物品,如学习用具,给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再对每一件产品的价格进行计算,算出购买自己想要的学习用品一共要花费多少钱,如果给老师的钱需要找零,究竟要找零多少?这种场景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计算的理解。
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适时、合理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带来自信心,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支持,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以前的评价考核主要是看成绩,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应该摒弃这种模式,多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这部分表现也纳入期末的考核体系中,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而且等到学生展示之后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向上的心理暗示,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写日记可以对每天学习的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记录,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感悟想法记录下来,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很好的办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可以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还可以对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总结,从而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观察的好习惯。对于数学日记,学生也可以选择给教师看,教师在看过日记之后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而改变课堂教学方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教师可以多联系生活开展教学,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起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