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云南 昆明 650228)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情境中去。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 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能 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能引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
这一原则强调情景引入要避免冗长叙述与复杂繁琐的情景,保证情景安排简洁明了,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也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趣味性原则要求教师营造的数学学习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兴趣,保证情景的设置可以始终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持续性的探索求知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的情景,必须和数学教学目的及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堂学习任务保持一致,让学生可以借助情景了解到要学习的数学内容,顺利把握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为突破重难点打下基础。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的状态,生动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在紧张枯燥的数学课上,教师运用与新知识相关有 故事情节的资源,呈现生动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 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从而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如:教学七年级《从三个方向看》一 节内容时,我先讲了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开始本节课教 学:有三个盲人遇到一起,评论一头大象,摸到大象鼻子的说是一条绳子,摸到大象腿的说是根柱子,摸到大象身体的 说是一堵墙.由此说明看事物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结果是不 同的,顺其自然地引出本节内容《从三个方向看》.再如,教 学九年级的《抽签方法合理吗》一节内容时,讲个“死里逃 生”的故事:一位国王昏庸无道,犯死罪的犯人用抽签的方 法决定生死,若抽到“活”字的便认为是上帝的旨意就放了,若抽到“死”字的便杀掉.一位聪明的大臣与昏庸的国王斗 智斗勇,将摸到的“死”字吃到肚子里最后死里逃生的故事.在学生学习兴趣正浓时乘胜追击,再采用讨论交流、互动等 教学方法,然后解决相关练习,便可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 本节课教学内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和疑问是牵制学生思维的主 线。初中生不但好动,而且好奇心强.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心 理特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 教学七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 学们我们在小学学习的是具体数字,现在我们学习怎样用 字母表示数。先进行猜年龄的游戏:同学们老师能知道你们 每一个人的年龄你们信吗?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笑,有的 说不能.那就试试看吧你们把自己的年龄除以 2 减去 4 告 诉我结果,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一位同学很快说出结果 3,我马上猜出他的年龄是 14 岁。这位学生说:“老师猜对了!” 同学们议论着并展开讨论很快找到了规律.。原来只要把这 个数加上 4 再乘以 2 便是所得的年龄.学生兴趣正浓时我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字母表示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 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布鲁纳的发现学 习理论也认为,在学习时,教师最好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 诉学生,而是为他们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
初中生都很喜欢玩游戏,对于游戏每个初中生都有自己的见解。而在课堂中以游戏方式导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消除学生为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以轻松的情绪进入课堂。例如:在讲述《概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时,教师在授课前让三名学生将转盘分别转动3次,并且分别记录中奖次数;让学生思考谁的中奖几率会大一些,还是相同的?学生注意到转盘的颜色区域是不一样的,根据所转动颜色来描述几率,就会有人推断说转到的颜色越大,中奖几率越大。此时不仅学生们会玩得开心,也有助于知识点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的开端在于思考,而思考的源泉是疑问。由此观之,悬念及对事物的疑惑是牵引学生思维的一条线,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给学生设置悬念和提供疑问,并将悬念作为有效载体引入情景,保证情景创设的吸引力。初中生好奇、好动,同时还有很强的好胜心,这样的心理特征为学生探索研究提供了动力,也能让以悬念为载体的情景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例如,学习有理数乘方时,为了让学生集中精神调整思维状态,主动投入到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以下情景:把一张厚度是0.1毫米的纸一次又一次对折,对折14次之后,得到的厚度能够和学生的身高大致相等;对折27次之后,厚度会高于喜马拉雅山;对折42次之后,厚度会超过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你们相信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吗?如果你们有疑问的话,学习了有理数乘方就会了解其中的奥秘。这一情景无疑是一个惊人悬念,很多学生也将信将疑,但渴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求知验证结论。
在初中数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情境方式加 深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情境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 教学质量,也能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所传授的知识点来设定不同的情境,让 整个课堂教学质量高效又不失活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