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0-12-06 16:04:51黄庆燕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黄庆燕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江西 赣州 341400)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的确,在这个学习阶段要想让学生去安安静静的坐下来,主动的思考探索,这并不现实,在小学的教学种,我们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特点、心理,做到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出教学方面的调整,从而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进而高效学习,主动的学习。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中依然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对学生的教学模式依然以灌输为主,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反复的进行习题的训练,使得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最后,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自我控制意识和能力十分薄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难保持专注集中的精神状态,对于抽象和晦涩数学知识的学习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同时,课堂氛围的沉闷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学生缺少学习探究兴趣和热情。

二、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寓教于乐教学的必要条件,能有效的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改善学生当前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帮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寓教于乐教学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灵活的应用,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视频、图像、音频等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降低学习的难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设计成Flash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轻松的掌握方向的知识,有效的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利用数学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总是对游戏情有独钟,对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在游戏过程中实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购买商品”的情景游戏,给学生准备不同面额的教具,让学生自行设计游戏内容,在买卖“商品”的过程中加强对人民币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对此,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生活作业,不仅能消除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心理,同时还能强化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完《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记录自己上学多长时间、吃饭多长时间、写作业多长时间等等,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并且强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的贯彻寓教于乐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