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荣
(鹰潭市童家镇中心小学,江西 鹰潭 335000)
小学阶段是学生逐渐开始接触更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基础阶段,而这一阶段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文化素养的启蒙阶段,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是古人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精神。新课改要求素质教育,对此,教师也要把素质教育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的,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更加注重引导和鼓励,利用引导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及语言和文字都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教学方式不当,会显得古诗词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古诗词教学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教学方法和课堂非常活跃,会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对此,教师要积极引导,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不同学生思考方向和思维能力不同,对于相同的古诗词,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并且自制力较差,很难长时间专注于某件事,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注意观察他们的兴趣所在,然后将教学与兴趣相结合,利用兴趣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古诗词,先让学生逐渐喜欢上学习古诗词,然后再开始理论性的讲述,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会大大提高。学习古诗词并不是需要死记硬背,更是要真正理解,并且利用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去解答同类的古诗词,通过相关知识,比如说思想感情和描写手法等内容去分析其他古诗词,能够通过自己的感情去理解诗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诗词中的深刻内涵,才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诗人形象。
比如说在学习喜爱美景,闲适淡然的诗人形象时,例如《小池》,在讲这类古诗词之前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景色和与诗词相关的景色,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向学生讲述古诗词的描写背景和诗人的所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所讲的思想情感。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记住这首诗,明白这首诗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学习这首诗,掌握学习方法和古诗词的内涵,这才是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生是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不同学生对于诗词意蕴的理解不同和思维不同,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及时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节奏,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讲课时需要有节奏的将知识逐步讲给学生,教师要注意整个过程节奏,切记不可太快,需要保证知识的输出是有效的,学生能够及时吸收和理解,当教师在讲课时在讲解有关思亲思乡的古诗词例如《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可能一些学生无法理解“遍插茱萸少一人”,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先给学生讲解这种习俗,并借助相应的视频和图片来作为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所对应的思想感情,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师,也可以针对部分学生改变教学方法,用联系实际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诗词主人公的所处环境中,然后让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会当时诗人作者的思想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够使学生从心底的喜欢学习古诗词,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培养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就会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古诗词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情感,这样也体现出学生逐渐培养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和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书香古韵的文学环境,把学习古诗词成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习惯。并且古诗词不单单需要背诵,还可以用歌唱的方式来记忆,比如说《送别》,就已经被编为歌曲广为传唱,这也是古诗词弘扬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不但朗朗上口,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优美的曲调和歌词,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培养了兴趣爱好。同时,教师也要彻底改变传统枯燥死板的课堂环境,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诗词中的人物角色,模拟还原诗词中所描写的场景,培养学生创造思想。
结束语:在新课改的推动和要求下,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发展,并且学习古诗词的方式多样,教师要注意引导和因材施教,选择最优的教学方式,实现最终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