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经典诵读对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影响

2020-12-06 16:04:51王茜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王茜

(石家庄市裕华区第一幼儿园,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越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越是让人受益终身。因此,幼儿时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而且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不仅影响人的行为发展,更是影响到了全社会未来的道德观念。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较多,开展经典诵读是其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经典美文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应运而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体现载体。经典中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阅读的能力,通过诵读更能让幼儿学习到传统美德的渗透,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在人生可塑性最高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未来的思想品德发展奠定基础。

一、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优秀的思想品德

幼儿的知识水平有限,对所谓经典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因此,将经典诵读引入幼儿园的课程,首先无疑是有利于幼儿知识面的拓展,以及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幼儿阅读水平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他们也将潜移默化地从经典中学习优秀的文化,领略古人高尚的情操,形成对优秀道德品质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无私奉献、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诸多优秀的品格渗透在经典之中,在幼儿吸收文化知识的同时以润物无声之效,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例如针对小班幼儿,因其年龄小,生活经验十分有限,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够高,老师选择最为简单的五言诗或者成语故事,都是比较好的经典诵读方式,既可以让他们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有可以积累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练习和表演诵读这些优秀的、具有生活趣味性的经典让幼儿从中明事理、知对错,树立对“德”正面的认识。

二、以小见大,在日学日新中培养良好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即要将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教育中去。同时,在教育改革深化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来要求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德”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德育也应该源自生活,并通过教导幼儿日常生活管理,促进他们的生活。诵读经典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许多经典能够让幼儿学习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生活的态度,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对中班幼儿可以组织《三字经》《弟子规》的诵读,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小班的幼儿强,对生活行为规范的认识也已经有所深化,通过这些富有韵律感的诵读,易诵易记易懂,让他们进一步对生活产生启发,并吸收经典中的优秀人物、优秀故事的精髓,养成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坚持在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也将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幼儿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的学习习惯,将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受益。

三、以点带面,在代代相传中发扬中华文明的瑰宝

从纵向上,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德育作为文明历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文明的接班人,开展好经典诵读,有利于通过德育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在传承中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例如可以针对大班的幼儿,带领他们积极参加一些经典古诗文咏诵活动,既从中培养他们的品德与学习习惯,也可以通过他们对经典理解的表达,在社会中形成崇尚经典的氛围。从横向上看,幼儿是一个家庭的关键角色,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家庭整体起到带动和促进的作用。其实,开展经典诵读也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更是家庭和幼儿园应共同推进的教育工作,将经典诵读向家庭延伸,有利于家长与幼儿共读共学,共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样对于社会而言,也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四、结束语

在幼儿园中开展经典诵读学习或活动,对德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既可以以渗透的方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也可以培养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习惯,更能通过培养幼儿层位优秀文化的接班人并发挥幼儿作用辐射家庭,带动社会形成经典阅读的好氛围。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经典诵读,优化经典诵读教学过程。首先需要根据幼儿年龄、发展的不同层次,逐步形成层级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经典本身特点,去选择合适的诵读内容。其次,老师需要做好经典诵读内容或教材再开发,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改编,摈弃糟粕、弘扬优秀文化,并以利于幼儿记忆、感知、领会和诵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并适当组织一些比赛、展示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后,也需要加强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力度,让经典诵读从课堂走向家庭,让经典诵读成为亲自阅读的重要载体,从而推进德育工作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