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2020-12-06 16:04:51李韬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李韬

(白城师范学院 137000)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先进信息和通信技术,从校园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开始入手,进而全面提高校园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最终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随着智慧校园的提出和各个高校的积极响应,近年来,很多校园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智慧校园服务系统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的交互方式,从而提高全面的管理运行效率。

当今社会,可以说是信息化社会,因此,高校实施智慧信息化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而智慧校园的发展,主要是运用先进的各类新兴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化、大数据信息以及物联网等,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各个种类的智能化装备、设施以及网络等方面,来进一步地开展其智慧教育方面的创新、研究以及示范。最终,要通过新技术的支持和科学的推动,促进其在教育模式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智慧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方面的基本结构

智慧化的校园结构,依据其职能之间的不同,从底层至高层,主要划分为数据层、系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一)智慧化的校园信息服务平台,首先会搜集到各种类别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由零零散散最后汇集到一起,这就是数据层。因此,要真正实现智慧校园,就要在线对那些信息实时地通过运用相关处理机制加以处理和分析,从而构成具有统一以及多维特性的信息数据空间。

(二)就智慧化的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的系统层来说,其软件系统方面包含操作系统及其各方面的子系统,硬件系统方面包含中心服务器,以及终端方面的分布式装备。系统层主要是通过连通和支撑其他相关的各个层面来发挥作用。因此,系统层是智慧化校园整体软件、硬件方面的重要载体。

(三)网络层主要是为各类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覆盖等方面提供支撑点。网络层主要包括了用户跟系统之间充分联系的有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为人、物实施精准定位的位置网络以及在其各类、各项传感器当中,对信息数据的有效传递提供强有力支撑的物联网等。

(四)应用层主要包含标准化以及定制化的各类应用。通过其业务方面的各项规则,以及相应的管理流程,来为其用户提供标准化以及定制化的交互服务。不仅有助于促使其所构建的新建功效得以充分的融入,而且也能够为其今后应用系统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

三、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策略

(一)积极开展智慧科学研究

虽然我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建立了数字化的校园,也为在校的师生提供资料检索和数字图书文献等提供了帮助,但是局限性非常明确。而我们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就可以在课题申报、科学研究、项目结题等各环节运用先进的技术来改变之前的局限性。除此之外,在高校开展的智慧科学研究中,也可以加强对于智能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从而促使高校师生的科学研究过程不断协调,促进科研项目质量的提高。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提示平台

要建设智慧型校园,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学生提示平台,当学生的考勤,学习成绩等数据,产生较大的范围的时候,通过平台给学生本人、教导员和班主任传递信息。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及时掌握和了解,从而能够及时的规避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习惯和后果。比如: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校外实训等进行有效的记录。

(三)提高智慧校园的服务水平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高校的后勤出发进行考虑去建设较高的平台服务水平,还要对高校的各种服务资源也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为师生教学和生活提供方便。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是需要对于高校的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地方进行动态化监测,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整合,从而来提高教学的水平。

四、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应用

在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平台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后勤管理系统比较重要而且应用比较频繁的系统。基于大数据下的后勤管理有效的满足了校园安全等管理功能,一般来说,校园数据系统可以借助图像识别、GPS,温感等技术来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而校园安防系统通常是借助网络技术来将相关的数据信息技术传输到数据库中心。一旦发生校园意外事故,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将相关的数据及时传送到管理中心,从而准确的定位到事故的发生位置,从而进行有效的解决措施。

结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将为校园开展各种活动提供巨大的帮助,为校园师生提供便利。但是,随着新理念的不断涌现出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肯定会有新的方法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增砖添瓦,为提高校园的管理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所具备的系统来进行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更好的推动智慧校园的转型,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周到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和整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