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20-12-06 16:04:51赖铭洋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赖铭洋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3)

虽然在目前大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认真,但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多困难。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困境,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了目前高校所面临的难题。

一、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困境分析

在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中,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于较大的工作压力之中,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导致心理方面出现问题,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难以确保。目前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每日的工作量较大,工作负荷严重超出了工作人员所能承受的范围;二是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有效控制的资源非常少,进而产生了职业乏力,在民办高校基层的行政管理中,工作人员所使用的工作方法不具备权威性;三是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时不顺畅,从而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对工作失去了信心;四是不同的价值观。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中,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职业发展困境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压力较大,这里所提到的工作压力除了具备难度较大的工作以外,还有工作中的超负荷;而自身的压力来源于学历、经验、能力等等;身体压力主要是由于身体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生活压力则来源于子女的抚养、老人的赡养。

二、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他们的工作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公平的对待。在提高基本的薪酬待遇以外,还应公平公正的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工资固然重要,但工作人员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之中。除此之外,高校还要在此基础之上,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多鼓励、少批评,以人性化的理念进行管理。只有这样基层工作人员才能对工作充满热情,员工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工作氛围更具有亲和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质量自然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二)科学合理职称评定

民办高校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称评定方面要构建起相应的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使职业发展困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职称评定时,多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参与进去,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虑。需要注意的是,对工作人员进行职称评定时,要深入了解其具体情况,避免评定的片面性,使员工充分的感受到高校领导对自己的重视。

(三)强化培训工作

民办高校要经常组织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提高综合能力。更多的进修机会会增强基层工作人员的成就感,他们通过外出培训能不断的更新知识,总结管理经验,更好的服务本职工作,为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便利。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的工作能力,会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工作效率、质量也会随之得到改善,有效的避免职业发展困境等问题的发生,工作潜能也会充分发挥出来。

(四)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使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成就感得到满足。为此,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构建起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主要以物质、精神两方面为主。物质激励可以将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待遇、福利等提高,而精神激励则要给予基层工作人员更多鼓励、认可,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对其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持晋升渠道的畅通,使他们的成就感得到满足的同时,对高校各项制度、行为规范更加认可,便会主动积极的工作,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展示。

(五)心理引导工作的强化

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困境问题要想有效避免,做好工作人员心理疏导工作非常有必要。对心理引导工作不断强化,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状态会得到良好的改善,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为此,民办高校要组织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了解他们内心深入的想法,以引导为主,教育为辅,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心理、情绪进行调节,推动工作人员正确三观形成的同时,增强高校认同感,积极主动的将本职工作做好。

结语

在民办高校中,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目前很多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对职业发展产生困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下降。为此民办高校管理人员要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困境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通过职称评定、培训工作、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强化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心理引导工作,以此来解决职业发展困境问题,促进民办高校基层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