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问题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20-12-06 16:04:51郭万堂
魅力中国 2020年43期

郭万堂

(中卫市第四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著名教学论著《教学过程》一书中指出“在教学中务必通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去思考和探究,才能让学生更高效的自主发现新知识,这一教学理念与我们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观念不谋而合。课堂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利用恰当的问题情境,贯穿于数学知识结构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可见创设问题情境,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价值,那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经验.

一、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在问题情境设计中,首先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简单的说,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能够让学生时刻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排除生活中困难的过程,从而让学生萌生愿意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因为问题情境中所涉及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日常的生产生活,在理解过程中,学生往往可以自觉不自觉的调动生活经验,降低理解问题的难度,消除学习数学的畏惧心理,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探索之中。并且对所涉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构建过程。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大有益处。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这一部分内容时,因为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学生能够看懂表示方位的平面图,会利用东西南北等表示方位的词语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方位。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懂这一知识,我们可以从孩子的经常活动的环境入手,充分利用本校的校园平面图设计情境图,在图中标明主要的建筑物,这时候抛出问题“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同学们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走进校园,当迎着太阳站在操场上时,谁能做个小导游,借助于太阳辨别方位,并向其他同学介绍校园里各个建筑物的方向呢?”这时情境图为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在平时生活中,从家长或者老师和同学口口相传中,可能已经有了初步的方位概念,如“坐北朝南,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因为学生熟悉,所以很乐意尝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掌握方位的概念。

二、问题情境要生动有趣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为对事物好奇心很强,但又专注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时以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吗,将问题情境有意识的融入到学生日常喜欢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简单的搭配问题时,这节课重点是找复杂事物排列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全面发展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班级里孩子们常玩的给芭比娃娃穿衣服的小游戏,课前收集几个同学的不同芭比娃娃,让他们通过交换衣服打扮芭比娃娃的过程进行活动,每一组不同的打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标记,看有多少种方案。学生对这种给芭比娃娃穿衣服打扮的游戏是最喜欢的游戏,可能平时玩过很多次,但是按照老师所提的要求,边打扮边记录打扮方案,并留意多少种不同打扮方案的玩法对学生还是新的玩法。旧游戏新玩法,学生肯定会感觉新颖,快速投入到游戏当中,用各种符号进行标记,并且同学之间交流,然后互相比较,在老师恰当指导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三、问题情境新颖多样

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大多数都是在利用旧知识无法解决新问题,从而产生矛盾冲突时,人们才努力创造和发现新知识。按照这个规律,在问题情境设计时力争新颖,利用隐藏于课本当中的信息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认知冲突,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2的倍数与5的倍数特征后,许多同学错误的认为3的倍数也是末尾能被3整除的数。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猜猜,然后让学生列举具体的数据进行整除验证,从而使学生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测不可取,产生认知的冲突,愿意寻找新的方法,紧接着在不断猜测试错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又如在学习优化问题时,给出题目,小车可乘3人,租金33元每小时,大车可乘5人,租金46元每小时。10个小朋友去租车旅游,怎样租车最省钱,按照常规学生的思路可能是只租大车或者只租小车,然后比较这两种那种最省钱,这是设计情境悬念,“上面大家的方案都不是最省钱的,还有比这个更省钱的方案,大家愿意再想想吗?”这是抛出的问题与同学们之前的认知产生冲突,会进一步思考到底如何租车更省钱,面对老师否定了全租大车或者全租小车的情况,是否还有大小车合租的情形呢,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不断猜想验证中,一步步逼近正确答案,在探索中发现最优方案。

四、问题情境吻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交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学生”通俗讲就是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方法进行教学,同理问题情境创设也是如此,例如:高年级的集合思想,既可以用游戏方式在幼儿园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用直观方式在小学让学生认识。如果在小学高年级任然用幼儿园做游戏的方式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习集合思想,效果未必明显。又如小学高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候,已经有了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简单认识。如果在设计情境时候,任然停留在类似于长方体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面等过于简单问题上,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

总之,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能够不断的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达到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从而从本质上促进教学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