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湖南 长沙 410000)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其中有一篇故事题为《女教师们》。故事中的女教师从不大声说话,做事总是不紧不慢,心态平和,而且从来也不会情绪激动,然而,却能让她们班的学生们那么安静,以至于你根本听不到她的学生说悄悄话。即使是最顽劣的孩子,也会在她轻掂手指,劝导他们时,臣服地低下头。班上有一位同学比较特殊,在课上他会不自觉地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到处乱跑,无法控制自己地碎碎念,最让我头疼的是他会针对一到两名女同学,下课走到她们的座位跟前,没有原因地对他们破口大骂,导致两名女同学经常伤心大哭,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我对他厉声批评,他开始会有点害怕,但是并不听我的,到后面还是会重犯。后来我试着降低自己的音量,由最开始的厉声呵斥转变到后来的轻声劝导:“来,看着老师的眼睛,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有别人骂你,你内心会不会难过?”当时的他其实并没有看我,只是头眉紧蹙望着远方,但是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眼神有点游离,说:“会!”我顺势引导,说:“那我们能不能够骂别人呢?”他情绪逐渐缓和下来了,说:“不能!”我已经隐隐感觉到他对这件事慢慢有了正确的认识,说:“我相信你以后肯定可以做一个语言文明的孩子,你能答应我吗?”他后来点点头,我给了他一个拥抱,他好像很开心。在谈话之后,我在班上也号召全班同学对他温柔相待,不要用刺激性地语言,对他“温柔”地交流,“温柔”地劝导,后来他也慢慢改变了胡乱骂人的毛病,不再那么激动,能够友好交流,平和待人。这种“温柔”还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以前班级纪律比较差的时候,我总会在台前扯大嗓门:“大家不要吵了!”动气又伤肝,但是我换一种方式,用正常的声音平缓地说:“表扬某某某同学坐姿最端正”、“表扬某某某同学听得最认真。”,班上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渐渐会发现,这种平和的语言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学生,他们平时遇到问题也会让自己慢下来,对他人平和温柔相待。老师的轻声劝导能够雅化学生的语言。
《爱的教育》里,有位教师,每当犯错的学生被叫到他办公室时,学生总是吓得发抖,以为要受责骂,但是这位教师从来不责备他们,反而会拉起他们的手,告诉他们种种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告诉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还要他们保证以后会改邪归正。他说话的方式是那么仁慈,声音那么轻柔,动作是那么的温柔,以至于那些学生走出办公室时眼睛都是红红的,哭得比受到了惩罚更加伤心。我们可能有过因愤怒而大声训斥、拍桌子的想象,让学生知道我们在生气,他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许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事后一想,似乎当时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做。在这里我就想起了我和我们班一个孩子“三抱”的故事。在四年级下学期我班新转来一个学生,不但学习基础不好,而且还喜欢踢人,经常有同学跟我告状,我在苦口婆心劝导一番之后,给了他一个信任的拥抱,当时他愣在那里,他不相信我会给他一个如此温暖的拥抱。兴许是他感觉到了温暖,后面很少听到同学的告状。他的成绩基础差,经常不及格,他自己也很着急,而他最大的短板就是作文,总是只能在考试的时候写一半,平时训练也是如此。有一次他写一篇作文,题为《有趣的科技节开幕式》,虽说没有完全达到字数,但是我觉得他写得特别好,于是在班上宣读表扬了他,课后将作文本还给他的时候,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从此以后进步很大,学习更加用心了。在五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一直担心他的作文写不完,但是语文考试后他笑着对我说:“彭老师,我的作文写完了!”我又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大拥抱,结果他的语文考试第一次上了八十分。而这个孩子在平时也自信和阳光了不少,也慢慢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
我非常喜欢《爱的教育》中主人公安利柯在老师一次次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导中不断地成长。在《盲人小孩》这个故事中,当有一位学生问到盲人的故事时,老师如是说道:“我已在他们当中生活了多年,每当我想起那群孩子,就想到所有孩子的眼睛永远都睁不开了,那些瞳孔永远失去了视力,也永远失去了生命的光彩。但是,再看看你们这些孩子,我真的不敢相信你们中还有感觉不到幸福的,想想吧,在意大利有两万六千名盲人,他们再也看不到光了,你们能明白吗?如果把这些盲人编成军队,他们将会在我们家的窗口下连续通过四个小时。”这位老师能够如此用心地了解盲人孩子,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他又将这样的故事用平实的语言告诉其他的健康孩子,让他们有深刻的体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奋力拼搏。这样的老师就是在轻轻地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在班上经常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用鼓励的方式在班级进行教育。如:“今天小多非常用心轻声地在安抚小晨的情绪,让他慢慢安定下来,这样如此有爱友善的孩子值得我们学习。”“我发现今天小晶在完成老师交代的这项任务中,方法特别好,效率特别高,真是一个讲方法,有效率的孩子!”“小豪今天在运动会上非常的勇敢,虽然身体稍有不适,但是坚持跑完了全程,我们为他喝彩!”我觉得从班级的实例入手,用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孩子的心灵发展,从一件件小事慢慢进入学生的内心,温润他们的灵魂,比生硬的“我们要学会友善,做事要有效率,我们要学会勇敢”可能更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所谓“温柔”其心,是让学生懂得世界的美好,学会各种美好的品质,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温柔”的教育艺术,通过“温柔”的言语、行为、引导,用美好的品质慢慢浸润学生的心灵,我觉得《爱的教育》这本书所要阐释的核心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爱润其心”,而这也是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教风之一,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求真、向善、尚美”。